207 風起雲湧三(1 / 2)

豪格與嶽托二人瞞天過海, 藏匿莽古濟小女兒一事後, 儘管海蘭珠從中極力調解, .

海蘭珠和範文程本以為“以退為進”,能平息這場風波, 堵住悠悠眾口。豪格畢竟是皇太極的長子,即便朝堂上有人要開嘴炮, 也不敢聲勢浩大地衝著豪格去, 否則便是明目張膽的挑唆離間。

恰恰是因為這一點, 他們才敢讓豪格走這一步坦白的險棋。

可真正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 群臣仿佛得了授意一般, 故意放過了豪格“欺君罔上”的罪名, 而將炮火轉向了受牽連的嶽托身上。

眾貝勒指控豪格和嶽托二人因莽古濟一家被懲處, 而對皇上懷有怨心。而嶽托被上參的罪名,甚至有包庇莽古爾泰、碩托,離間濟爾哈朗等親王與眾貝勒的關係……還莫名多出了不少的呈堂供證。

眾叛親離,百口莫辯的情況下, 眾親王議定嶽托為死罪。朝中也有少數覺得罪名定得太重, 提出了質疑, 認為成親王畢竟位高權重,應當從輕發落, 且許多罪證缺乏根據, 難以立足,還有待審察。

皇太極並非看不懂他們的意圖,即使證據確鑿, 嶽托已成為眾矢之的的境況下,皇太極仍然選擇從輕處罰。

可朝堂上的那群狼,又豈會讓到口中的獵物跑了?振振有詞道,成親王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當奪其奴仆,□□籍家。

而整場事件背後的那個推手,雲淡風輕,甚至不用動嘴皮子,就有一大群人替他將謀逆的罪名扣在嶽托的頭上。

海蘭珠這才意識到,自己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

無論是進是退,是躲是避,她永遠是出於劣勢的那一個。明知主動權握在他的手上,縱觀大局,卻沒有還手的力氣。

在這場角逐中,哪怕一個小小的汙點都可能被無限的放大。人無完人,隻要有心去查,誰又能真的做到完美無缺,毫無汙點的呢?

多爾袞布下了一個四麵楚歌的局,比當年努-爾哈赤為舒爾哈齊所設之局,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這是她迄今為止,遇到過最可怕的敵人。

就當眾臣以為皇太極要下旨降罪時,皇太極卻突然換了口氣,“朕平日裡見諸位都挺和順,今日倒有些咄咄逼人了。”

皇太極這雲淡風輕的一句話,令得殿下眾臣麵麵相覷。

“朕有言在先,謀逆一案翻篇不究,諸位揪著不放,還怎麼息事寧人?”

皇太極雖無心定嶽托的死罪,但□□以示懲戒倒是不為過,本打算就此準許,但看著眾人是同聲一辭,愈演愈烈,臨頭想起了海蘭珠在鳳凰樓上的忠言。

“禮親王、成親王還有已故的穎親王,從繼汗位到稱帝……是一直擁戴你的人呐……”

“鳥儘弓藏,兔死狗烹……皇太極,我隻希望你不要做越王。”

他從來不想做個薄情寡義的皇帝,他可以寬恕,然現在,卻是眾臣在逼他做越王。

他手握龍椅把兒向下望去,而今這悠悠眾臣,又有幾人是忠心於他的?他竟不得而知。

看著右邊空空如也的位置,皇太極這才幡然悔悟,原來她那日說的話,關隘竟是在此。

正如她所言,如今,連代善都不在。

不僅是代善,還有莽古爾泰,德格類,薩哈廉……現在到了嶽托和豪格。

一個是三次請命讓他繼位為汗的親侄,一個是他苦心栽培的兒子……包庇妻眷,乃是人之常情,證明他二人皆是重情之人。

這一次,他當真是下不去手,於是又道:“朕以為仍是罰得重了,鄭親王和幾位刑部承政商量一下,依照律法,該怎麼罰。”

濟爾哈朗是個中間人,馬上聽懂了皇太極的意思,權衡考量過兩方勢力後,選擇了一個折衷的辦法,奪成親王和肅親王的親王爵號,豪格免除戶部職務;嶽托免去兵部職務,並罰雕鞍馬二十匹,甲胄二十副,空馬二十匹,以及一萬五千兩白銀。

這樣的懲罰,不算太重,也不算太輕。既能平息眾怒,又能給兩位親王留些顏麵。

皇太極思忖了一番,最後自己拿定了主意。

“成親王和肅親王所犯之罪,是當引以為戒,眾臣議擬處死罪,不為過之。念在他二人為我大清立下過汗馬功勞,朕今日寬恕他二人。就依刑部所諫,成親王、肅親王二人以罪降為多羅貝勒,奪親王封號,罷免戶部和兵部職務。至於上罰的家財……就免了吧。嶽托罰銀一千兩,並歸還碩托所罰奴仆,餘者寬免。”

殿下眾臣不乏交頭接耳之聲。這樣的處罰,任是誰看,也是輕重之輕了。

豪格和嶽托大為驚喜,本以為死罪難逃,卻沒想皇太極竟特赦了他們。

皇太極望著堂下跪著的豪格與嶽托二人,嚴誡道:“朕今日若真想懲處你們,又有何難?隻是蒼天眷佑,賦予朕命,登基為帝,朕心存仁念,望能與眾兄弟子侄共享太平,希望爾等今後竭力圖報。”

二人感恩戴德地叩謝道:“皇上仁德聖恩,赦免臣之死罪,臣結草銜環也無以為報。日後定當發奮勤勉,嚴於律己,為我大清社稷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朕命你二人與睿親王和豫親王一道舉師征明,以戴罪立功。”

豪格和嶽托趕忙領命,“臣等定不負皇上厚望!”

多爾袞冷眼旁觀著,原以為能一招製敵,沒想到竟被三言兩語的仁義之詞給帶了過去。皇太極不僅輕罰了他們,還善心大發,一並赦了之前碩托所犯之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