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兵臨烏喇河,布占泰以所部迎戰,夾河見建州軍甲胄甚具,士馬盛強,烏喇兵人人惴恐,不敢渡。□□哈赤率兵循河行,下河濱屬城五,又取金州城,遂駐軍焉。
原本可以長驅直入烏拉城的建州兵馬,將城外數個小城池逐個擊破後,卻在城下按兵不動,一連談判數日。城中不少人議論紛紛,說是布占泰拿那“葉赫老女”做談判條件,對此也是束手無策。最後□□哈赤忍無可忍,下令攻打烏喇城北門,焚其糧,毀其城,決意滅亡烏拉部。烏拉城成了一座空城,被建州團團包圍,兵臨城下,布占泰隻得出城求和。
冬十二月辛酉朔,□□哈赤以太牢告天祭纛,青白氣見東方,指烏喇城北。□□哈赤屯其地三日,儘焚其儲峙。布占泰晝引兵出城,暮入城休。□□率兵毀所下六城,廬舍、糗糧皆燼,移軍駐伏爾哈河渡口。布占泰使使者三輩以舟出見□□哈赤,布占泰率其弟喀爾喀瑪及所部拉布泰等繼以舟出,舟中而言曰:“烏喇國即父國也,幸毋儘焚我廬舍、糗糧。”叩首請甚哀。
□□哈赤立馬河中,數其罪。布占泰對曰:“此特讒者離間,使我父子不睦。我今在舟中,若果有此,惟天惟河神其共鑒之!”拉布泰自旁儳曰:“貝勒既以此怒,曷不以使者來詰?”努爾哈赤責之曰:“我部下豈少汝輩人耶?事實矣,又何詰?河冰無時,我兵來亦無時。汝口雖利,能齒我刃乎?”
布占泰大懼,止拉布泰毋言。喀爾喀瑪為乞宥,□□哈赤乃命質其子及所部大酋子,遂還營。五日引還,度烏喇河濱邑麻虎山巔,以木為城,留千人戍焉。
這一戰,□□哈赤本就勢在必得,而布占泰唯一的籌碼,隻有一個女人,外加自己那點所謂的英雄氣概。
我在赫圖阿拉城中的日子也清閒了下來,時有傳來烏拉的戰報,因□□哈赤親征,其他的將士都成了陪襯。我不擔心皇太極,隻怕他有所積怨。
他是我的一切,是我留在古代理由,是我生活的意義……我怎麼可能不擔心他的死活?隻是我穿越了四百年時空來到這裡,我知道他不會敗。所以我才不願見到褚英在這次博弈中,滿盤皆輸……
自上次在大殿的一番針鋒相對後,我再未單獨見過褚英。出征那日,我也在餞行之列,褚英卻未曾現身。倒是這幾日,早朝上都能見著他,名義上是代□□哈赤處理政務,實則是確立了他儲君的位置。我偶爾與碩色巴克什一同做實錄,看見褚英端坐在那汗王寶座上,底下眾臣對其的敬重之心甚至與□□哈赤無礙。心裡是一聲長歎。
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一日一日過去,城中沒有任何動靜。越是安靜,越是暴風雨來臨前的預兆,雖早有心理準備,但等到真正要麵對時,心中仍懷有僥幸心理,想著再遲一些,再遲一些……
十一月,大妃阿巴亥誕下一子,因生產時正巧趕上出征在即,所以未能取名,兄弟中行十四,所以皆呼其為十四阿哥。大妃受寵,已是人儘皆知了,繼誕下十二阿哥阿濟格後,又誕下十四阿哥,一連添了兩個兒子,自然更是風生水起。比起雖在正位,但已在冷宮住了許久的大福晉富察氏,當真是讓人感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褚英與大妃有過節我是再清楚不過的了。可他的樣子倒也做得足,□□哈赤雖不在城中,但這十四阿哥的滿月酒是不能不辦的。於是在汗宮大擺筵席,美其名曰是滿月酒,實則招攬來了一群門客,到頭來這一次滿月酒,不知是為誰辦的了。大妃也隻是敢怒不敢言,畢竟現在褚英當權,而且□□哈赤近來的動作,皆在向大家暗示,自己想要將位子交給他的嗣子褚英,親征烏拉也是為了創造一個契機。
費英東,代善……這二人到底會站在哪一邊?一個是同他出生入死的將領,一個是他情同手足的弟弟……若代善決意投靠自己的哥哥,那麼大妃也就一起被收入囊中了……
我仔細的揣測分析著……不對,應該遠遠不止如此,除了這二人之外,還有額亦都,褚英救了殊蘭一命,額亦都十有□□也是站在褚英這邊的……還有阿敏!其妹孫帶對褚英有愛慕之情,其父舒爾哈齊又被□□哈赤所殺,必然有所積怨,這麼一推,現在正掌握著軍中大權的舒爾哈齊遺子——阿敏,自然會站在褚英一邊。
我將所有可能的情況都一一猜想了過去,才恍然發覺,一直以來,我擔心的都是褚英敗了的情況,現在細細分析來看,如若真要發動政變,褚英的勝算……很大!也許……從一開始就是我想錯了方向!
月末,□□哈赤班師回朝。
我就要鬆一口氣,以為褚英不會再有什麼動作,誰知,就在軍隊行入建州境內之時,褚英突然下令關閉四麵城門,將建州大軍拒之城外!
□□哈赤親征,帶走了自己的大部分正黃旗將士,以及莽古爾泰的正藍旗將士,而留守城中的士兵,正白旗隸屬褚英,正紅等旗隸屬代善。所有守城衛兵皆聽命於褚英和代善二人,褚英一聲令下,無人不從,大軍距城還有不過幾十裡地,赫圖阿拉四周已是城門緊閉,連一隻鳥也飛不進來。
閉城門的號角一響,我便從午憩中驚醒。我清楚的知道這個號聲傳達的是什麼命令,也清楚褚英這麼做的動機……赫圖阿拉城易守難攻,而且外頭的軍隊早已不堪長途跋涉而精疲力竭了,加之深冬嚴寒,外頭還在下雪,若此時起事,無疑是最佳的時機。他這麼做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
身後響起木門的吱呀身,我沒有轉身,隻是恍惚地望著屋外茫茫的大雪,呼吸漸促。
他身上落滿了外頭的雪花,沒有穿蓑衣,“我以為你會來找我,等了半天,隻好自己找來了。”
我輕笑著推開窗戶,讓外頭的雪花飄灑進來些許,不著邊際地說道:“若我沒記錯,爺府上去年新添了個小阿哥,前些日子遇上嫡福晉,還直誇那孩子乖巧可人……”
他竟也自然地接了下去:“尼堪那孩子,確實是讓人省心。”
“爺想聽什麼?”
“想聽你勸我。”
“有何好勸?”我反問。屋裡的氣溫一下子就降了下來,不知是否是天氣冷的關係,隻覺得鼻子裡酸酸的,不舒服極了。隻好伸手又把窗子帶上,“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你到底是要拚這一次的,不拚這一次,你又怎麼會甘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