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原本李世民讓他回宮住的武德殿,讓李治住了後,李泰也並沒有表現出什麼不滿來。
不過王相和被賜給了李治,以及可能監管昭陵、助閻立本作畫一事兒,還是讓李泰心裡有些驚訝。
但不管怎麼說,他相信,這一次挨揍之事兒,恐怕他們兄弟三人,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不少實質的好處。
雖然如今,他還不清楚太子到底得到了什麼好處。
或許那傳言修撰《氏族誌》一事兒將落在東宮就是吧?
……
武德殿前,宮女、太監把大包小包的東西裝了滿滿兩車。
李明達、李清一大清早就興奮的蹦蹦跳跳。
是的,她們又要去昭陵了,而且這一次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而且還可以帶很多很多給她們母後的祭品過去。
長樂、豫章、城陽此時也很高興,畢竟機會難得。
尤其是有李治、李明達、李清三兄妹的珠玉在前,回宮暫住的她們,自然是不想錯過一次祭奠母後的機會。
兩駕裝滿了各種祭品的馬車,再加兩駕載著李治、長樂六人的馬車,浩浩蕩蕩就從皇宮駛了出來。
宮外,則是李治、李明達、李清的老熟人:太常寺太祝謝遠懷早已經等候多時。
不同於前三次李治他們偷著前往昭陵,這一次可是得到了李世民的點頭允許。
所以太常寺出動的馬車就足足有九駕,使得他們這一次的祭奠之行,可謂是聲勢浩大、無限風光。
太常寺除了謝遠懷這個小小的正九品上的太祝外,還有太常寺少卿、丞、主簿各一人,奉禮郎、協律郎、錄事、太祝等等。
而等到了昭陵後,還會有社暑、太樂暑、鼓吹署、太卜署、稟牲署、汾祠署的官員等候。
長安距離昭陵並不近,這也是為何李治他們三個,每次都是第一天去,第二天才回的原因。
而且即便是如此,他們每次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但是這一次就不一樣了,他們有充足的時間趕路,也有充足的時間祭奠,更有充足的時間回長安。
浩浩蕩蕩十幾駕馬車,再加上一支規模不小,百十來人的金吾衛跟隨。
可以說,這是自一個月前,李世民前往昭陵後,皇宮再次前往昭陵規模最為隆重的一次。
迎著清晨的朝陽,在李明達、李清的興奮情緒下,長長的隊伍緩緩駛出了宮城,向著昭陵方向駛去。
期間,李治在隊伍休整時,特意跑到了謝遠懷的馬車上,與謝遠懷同行了一段時間。
而謝遠懷在看到李治嗬嗬笑著跑過來時,總覺得自己的腦袋跟脖子之間,好像又有距離感了。
其他幾個與謝遠懷同乘馬車的官員,很有眼力見的把馬車讓給了李治跟謝遠懷兩人。
當然,這是李治認為的。
謝遠懷卻是知道,他們之所以很有眼力見的把馬車讓出來,是因為害怕跟晉王有瓜葛,是害怕家人有一天被拖累。
可他已經被晉王盯上了,實在是沒辦法躲避了。
從謝遠懷的嘴裡,李治也才知道,整個昭陵是由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二人設計而建。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昨日老李會突然給了他監管昭陵的差事了。
看起來像是因為自己的至孝。
但要是細細琢磨,好像還有弦外之音。
站在李治的立場,監管昭陵修建一事兒,其實還是挺讓他犯難的。
閻立本好說,皇室中沒有啥人脈關係,說白了就是個“藝術家”,為藝術而生、為藝術而活。
但閻立德就沒那麼簡單了,除了是閻立本的兄長外,還是胖子青雀的嶽丈。
所以若是李治在昭陵,看到了什麼對與不對的,到時候要不要給老李打小報告,也是一件考驗他情商的事情。
不告訴老李吧,但若是往後事發了,自己的“至孝”肯定大打折扣。
暴君老李肯定也不會放過自己。
畢竟這是長孫皇後,以及未來老李百年後的“家”。
怎麼能容忍他人糊弄、貪汙等事情出現呢?
可若是告訴老李吧,以如今他對老李脾氣的了解來看,那就是光棍眼裡不揉沙子。
閻立德、閻立本鬨不好就是吃不了兜著走。
而且吧,一定會得罪胖子青雀。
尤其是他那王妃閻婉:正是閻立德的寶貝女兒。
意識到了這些後,李治的心情也不再美麗了。
跟謝遠懷分開回到自己的馬車上,李明達、李清興奮的情緒,顯然也感染不到他了。
低著頭思索的李治,忽然餘光瞟向了旁邊的宮女薑楠。
瞬間精神一振:對啊,薑楠跟王相和也跟著來了。
那麼……若是真遇到了什麼事情,還需自己說嗎?
有王相和在旁,什麼事情能瞞得過老李?
想到此處的李治突然神情一僵,無意識的把爬過來的李清抱在了懷裡。
李治忽然意識到,這一次前往昭陵祭奠,怕是真沒有自己一開始想的那麼簡單!
老李無緣無故的允許自己前往昭陵不奇怪。
但奇怪的是身前身後太常寺的九駕馬車,以及自己裝著滿滿祭奠物品的馬車。
在時間如此倉促的情況下,是誰神通廣大、準備的這麼齊全?
這些又都是什麼時候準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