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打開那挎包,先是從裡麵小心掏出一摞紙張。
放在燈前看了看,上麵的全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或者是簡明扼要、潦草至極的畫。
老李並沒有立刻細看,而是對這挎包裡的其他東西也起了好奇心。
放下那厚厚一摞紙,掀開那挎包的口,隨即又拿出了兩支長短不一的毛筆。
筆端還有兩個粗糙的,用細竹管做的筆帽,是用來保護毛筆筆尖的。
而後又拿出了一個小小的布包,打開一看,裡麵則是手指長短粗細的炭筆。
翻了翻後還找出了一個火折子,包括兩把梳子、紅繩等,顯然是給李明達、李清梳頭用的。
而後拿出了兩根銅簪子,跟李治當初買給李明達、李清的金步搖很相似,造型都是以簡單、實用為準。
隨即又掏出了一個小布包,打開後,隻見裡麵放了一些果脯零嘴。
不用想都知道,這些還是用來哄李明達跟李清的。
最後還從包裡翻出了一小塊廉價的墨條,看那大小好像已經用了很久了。
文房四寶齊全,但並沒有找到鎮紙,估計是嫌太重了。
當然,也沒有硯台……。
哦,對了,今日當作離彆禮物送給李慎了。
“明日把朕那方硯台給晉王拿過來。”李世民看著滿桌子的“亂七八糟”,既心疼又欣慰。
在他看來,李治當作寶貝的這些東西,全部加起來估計也值不了幾個錢。
唯獨值錢的,可能就是那兩個銅簪子了。
可惜,還是給兕子跟清兒準備的。
“怕是您給了晉王,殿下也不舍得用。”王相和在旁邊小聲附和道。
“為何?”李世民詫異道。
隨即不等王相和回答,李世民就欣慰的笑了。
可不是,若是舍得用,就不用去了趟醴泉驛館,還把人家的硯台給順回來了。
示意王相和把那“亂七八糟”再重新給李治裝回去,隨即李世民就拿起了那厚厚的紙張。
紙張下麵的數十張還沒有寫字,看來是備用的,拿在手裡摩挲著,也不是什麼好宣紙。
《工匠明細》中,上麵有很多問號,但李世民不懂那些符號。
拿在手裡猜了半天,算是猜出了可能的意思是未定。
而後翻了幾張,看到了那《摘要》,上麵寥寥數語,刺眼的倒是最開始的三個字:致暴君。
既有《守則》,也有《安全準則》,通篇大意是以因山建陵的安全來展開的。
《守則》是約束官員的,《準則》是針對工匠的。
一份《材料明細》進入了李世民的眼睛,細細端詳了一番,發現李治記載的還頗為細致。
包括了各種各樣從各地運送到昭陵的材料等,有些後麵還標記了具體用途以及……應該是數目吧?
李世民不確定,因為還是很簡單的符號。
但他琢磨了半天,也沒有琢磨明白。
問王相和,王相和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也不知道啥意思。
其實,就是阿拉伯數字。
而在那些簡單的符號後麵,還有單價、總價一覽,而後後麵有些是問號,有些是數字。
總之,看了好半天之後,李世民一知半解的有些頭昏腦脹:這還不如完全看不懂呢。
再往下翻,又看了名為《策》的東西。
第一行直接了當:回去後,找適當的時機,請求暴君暫停修建昭陵。
第二行:石灰、水泥,有用。
但需要實驗,恐怕需要的時間不會短,因為我不會。
第三行:畫出昭陵的全貌,以此吸引暴君,從而達到第四個目的……。
第四行:謝遠懷的官太小了,我的年紀太小了,我倆加起來也夠不上人家正眼看的份量。
所以得給謝遠懷要官、加品。
就以第二、第三為條件,跟暴君談判、交易。
但有可能第一點會招來暴君的痛揍,所以需帶著兕子、清兒一同前往,給我打掩護。
李世民越往下看,手就越發抖的厲害。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啊,自己這混賬逆子,竟然就這麼明目張膽的算計自己!
“你看看,這是人子所為嗎?這……這簡直就是禽獸啊!”
李世民氣憤的抖著手,把那張《策》遞給了王相和看。
而後想要發泄的狠敲桌麵表達不滿,但又怕驚醒了熟睡中的逆子。
“陛下……。”
王相和一臉為難,看著李世民還要繼續翻,急忙緊張的提醒道:“陛下小心。”
“怎麼了?”李世民不明所以。
“不能弄亂了吧?要不然晉王會不會發現有人動了他的包?”王相和把那張紙遞了回來。
李世民半信半疑,愣了下後,還是接過了那張紙,夾在了原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