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潘雲鬨事(2 / 2)

而丁原告訴他們,自己就是得到了袁家的密信,說隻要替他們辦事,日後就能表奏自己為並州牧。所以崔鈞等人認定了這是袁家用了相同的辦法,以重利為諾,收買了劉赫身邊或者府中的某個人給他下毒,隻是多日來一直沒有什麼線索。

劉赫對崔鈞的這個說法卻不以為然:“不會,華佗先生說了,這種毒必須分次服用,一次下其中一種花毒,而且要一天下一次,時間拖久了,或者多種花毒混合一起服用,毒性都會大大減弱。而我用餐地點時常變更,有時候純粹是臨時起意,細作提前根本不可能得知,隻有我們自己身邊的人才有可能辦到。”

“主公說得句句在理,隻是如今此人暗藏行蹤,我們該如何將其揪出?”

劉赫眼中閃過厲色:“袁家一心想要我死,如今計謀全部失敗,他們如何能夠甘心?好不容易說動我身邊一人投靠他們,又豈會隻利用這一次?”

“主公的意思是,要引蛇出洞?不知要如何引法?”

劉赫剛想回答,忽然外麵傳來一陣清澈的雕鳴,兩人臉色一變,趕忙跑出屋外。

隻見一隻巨大的金雕在頭頂盤旋一陣,見到劉赫出來之後,那金雕便極速俯衝下來,劉赫取過一塊布條包在手上,隨後伸出手臂,那金雕落下,雙爪抓住了劉赫的手。

“嗯?金雕傳訊,這可是飛鷹衛裡緊急程度最高的傳訊手段了,到底出了什麼大事,居然讓遊氏兄弟用上了這個辦法。”

劉赫臉色微變,趕緊從金雕的爪上取下了一塊綁著的布條。

“主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崔鈞雖然對飛鷹衛內部的傳訊等級情況並不清楚,但是以前都是飛鴿傳訊,此時變成了金雕,他也隱隱能猜到事情隻怕是不小。

劉赫看了看布條上的消息,頓時臉色變得十分難看起來。

“我三令五申,胡人百姓,但凡歸化我大漢,便與漢民等同,任何人不準因其出身血統而肆意淩辱,他是軍中老人,竟然敢違我將令,去強陰縣公然掠奪了足足十幾個個鮮卑民女,說要用這女子與他弟弟潘顯為妾,借以衝喜,簡直是胡鬨!”

崔鈞也是臉色突變:“糟糕,這潘雲與他弟弟自幼相依為命,情誼極深,此次大戰,他弟弟重傷,失去一臂,定然是他因此心生仇恨之念,又擔心潘顯如此重傷活不了幾年,為了不使家族絕後,才做出這等毀我軍中法紀之事,還是抓緊前去阻止吧,否則此事一旦鬨大,主公往日在歸化的胡人百姓中書裡的威信,便會蕩然無存啊!”

劉赫也心中急切,連冬日出門必備的厚衣都沒有穿,匆匆忙忙就跑了出去,二話不說,跨上戰馬便狂奔出去。

“主公小心呐,您這身體……”

崔鈞追出去,本想攔著劉赫,可劉赫跑得比他快,眼看著是追不上了。

“唉,都怪我,都怪我啊!”

崔鈞回想起那日潘雲在自己書房裡得知潘顯情況之後的表現,不由得萬分自責,趕忙牽過一匹馬也追了過去,同時命那傳令兵趕緊把消息通知給關羽等人。

而與此同時,在強陰縣之中,就在縣府門口,一群身上裹著有些破爛的布匹和毛皮的鮮卑人,正一個個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如今已經入冬,不久前剛剛下過一場雪,此時淅淅瀝瀝下著小雨,這些人衣衫單薄,一個個都在寒風之中瑟瑟發抖,卻沒有一個人離開,哪怕凍得嘴唇發紫,也依然跪在這裡。

周圍的街巷、房屋、店鋪之內,許多漢民探出頭來看著他們,然而眼神卻各有不同。

有的人充滿同情,有的一臉漠然,有的人則是幸災樂禍,更不乏有直接喊著“大快人心”者。

縣府之中,趙魁一臉為難地看著端坐正中,正在吃肉喝酒的一個人,正是潘雲。

“潘將軍啊,您如此行事,真的是大大不妥啊,主公早有嚴令,不得……”

潘雲不耐煩地甩了甩手:“好了,此話你已說過多遍,潘某早就說了,此事有罪,我一人承擔!更何況我兄弟二人,為主公出生入死,披肝瀝膽,我弟弟此次血戰,更是失去一條手臂,重傷昏迷數日,至今都不曾完全康複,我不過要幾個胡人女子,給我弟弟婚配,好繼我潘家的香火,這又算得了什麼?”

潘雲的眼神之中,隱隱透著幾分怨憤之色,看向趙魁之時,更是透露出了一絲殺機,讓趙魁忍不住被嚇得往後退了幾步。

不過他吞了吞口水,壯起膽子,繼續說道:“趙某雖不才,可也知道,主公之令,必須嚴守!潘將軍既為行伍之人,更應懂得令行禁止,怎可肆意妄為!這女子雖是鮮卑人,但他們一直以來,學習漢話,還有耕種、紡織之道,不少鮮卑人都遷入了城中,取了漢人的名字,用不了幾年,他們便將與漢人無異。潘將軍此舉,看似小事,卻要毀了主公的大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