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四章 曹劉動向(2 / 2)

劉備低頭沉思片刻,隨後說道:“如此,備心中已有計議。”

“哦?玄德當真大才,老夫預祝玄德,在東萊任上,大展雄才!”

同一時間,虎牢關中,曹大會眾將。

“諸位……”曹一雙虎目,掃視著下站眾人。

“當初仲德所獻示敵以弱之計,如今已然見效。我軍多守而少攻,袁術早已將我等視若無物,如今袁紹一死,他已是袁氏一門,唯一繼承人,他自視與袁紹二人多年相爭,今已得勝,愈發猖狂,我軍進兵時機已到,不知諸位有何建議?”

夏侯惇激動說道:“還要什麼建議?大軍傾巢而出,踏平洛陽城,袁術麾下眾將,儘是無能之輩,便是一個紀靈,稍有幾分本事,也不足懼。”

“元讓說的不錯。”曹洪也附和道:“我軍兩路兵馬,數月以來,故意示弱,將士們早已憋足了一口氣,如今若是發起進攻,士卒們必然人人拚命,豈有不勝之理?”

曹一邊點頭,一邊朝謀士那邊看了過去,賈詡低眉不語,程昱躍躍試,郭嘉似在思索,戲忠神色平淡。

曹沒有多想,直接點名:“誌才,你有何想法?”

戲忠一步踏出:“回主公,二位將軍所言,誠然有理,如今出戰,我軍必能取勝。然而,取勝之後,卻有莫大難題。”

“哦?何等難題?”曹追問道。

戲忠說道:“主公誌向,非為誅殺袁術,而是要壯大我軍實力。若是強攻城池,雖然也有必勝把握,然一者,我軍損失必重,二者遷延久,非一之功。帶奪下洛陽,大將軍領大軍前來,要接管洛陽與豫州各地,主公勢必毫無反抗之力,那時我軍一切努力,皆落入劉赫手中,豈不可惜?”

這時夏侯淵插了一句嘴:“當初奉孝不是建言,誆騙劉赫入宮,隨後埋伏刀斧手將其斬殺麼?我看此計甚好啊。”

戲忠依然是一副平淡至極的臉色:“奉孝之計,確實妙極,主公一向對劉赫假裝奉迎效忠,劉赫即便不完全信任,到時有洛陽城池就在眼前,他也必不疑心。隻是如此一來,妙才將軍可想過會有何後果?”

夏侯淵一頭霧水:“後果?什麼後果?殺了劉赫,吞並其勢力,進而奪取天下啊,還能如何?”

曹卻似乎明白了:“嗯,誌才說的不錯。若是殺了劉赫,必要麵對其部下和數十萬大軍之反撲,這才是難題。”

“不錯,主公明鑒。”戲忠繼續說下去。

“且不說關羽、程良等人與劉赫義結金蘭,生死與共,以有十餘年,誼之深,非比尋常,便是如高順、趙雲等當世名將,也是忠心耿耿,而劉赫麾下兵馬,個個驍勇善戰,軍心之齊,堪稱一絕,單憑劉赫之死,絕無可能就此威懾其眾,令他們前來歸降,反而會使其怒火滔天,一心要與我軍決一死戰。”

曹點了點頭:“嗯,此事亦為曹某對劉赫佩服之處。其軍中將官,小至伍長,上至將軍,多為劉赫從行伍之中,草莽之處,一手提拔,親自培養,當年他之所以敢將自己兵符獻給董卓,令董卓對他毫不設防,便是因為即便他沒有兵符在手,麾下大軍也個個隻會聽命於他,而絕不會理睬手握兵符之董卓,如此軍心,天下罕有。”

曹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自己軍中,多有各大家族子弟,帶部曲前來投靠,少則數百,多則幾千,真正由自己招募之兵士,不足半數而已。

雖然自己平恩威並施,再加上諸如夏侯、曹等部乃自己親族,因此也算軍心凝聚,比之二袁之流兵馬,可謂強出一截,可他依然相信,如果自己此時突然暴斃,軍中絕大多數兵馬和將領,絕對會一哄而散,另擇明主,甚至轉眼就投靠了自己的敵人。至少在這一點上,他對劉赫之手段,也是多有羨慕之。

夏侯淵皺眉道:“難道劉赫就動不得了?”

他看了看郭嘉,指望他能出來說幾句,不料他一臉微笑,絲毫沒有對此事有所異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