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各有算盤(2 / 2)

“你……”他這麼一說,諸位大臣頓時語塞。

劉赫見狀,出聲一笑:“嗬嗬,道準,公威,諸位卿也不過是一時急罷了,朕相信他們所言,句句都是出自公心。”

錢理和孟建躬下拜:“陛下所言甚是,臣受教。”

說完,兩人向那幾位大臣作揖行李:“我二人方才言語多有冒犯,今為陛下叱責所點醒,特來向各位前輩告罪。”

那些人雖然心中還是十分不滿,可是對方劉赫與他二人唱著雙簧,都把話說道這份上了,他們為長輩,難道還抓著不放不成?

“罷了,都是為國儘忠罷了,何分彼此?老夫等人也有不當之處。”

劉赫一副欣慰模樣:“嗯,這才是國之重臣的風範。各位卿所奏,各有道理,不過朕以為,天下萬民,都是朕的子民,所謂人儘其才,物儘其用。以區區幾個虛銜,換得商賈們儘心竭力,為朝廷效力,有何不可?否則這雲海郡如今豈能順利完工,朝廷又如何省下三十多億的巨額開支?”

他這一問,那些大臣也沒有什麼可以反駁的。

不過劉赫見他們神色之中,依然有些不甘,便猜到了他們在想些什麼。

“然而,諸位卿所說,也是在理。這朝廷治國之事,還是要多多依仗士人,商賈工匠,自有其用途,今雖賜了他們同士人出,然而其人讀書甚少,豈能與諸位卿子侄相比?縱然他們得以受舉薦而出仕,卻也機會渺茫,若要躋廟堂,更是難上加難,卿何必多慮?還是爾等覺得,朕是那識人不明,輕慢賢能,而重佞之輩?”

劉赫把這話都說了出來,那些大臣紛紛請罪。

“臣等萬不敢做此想,陛下慧眼如炬,臣等望塵莫及。”

“嗬嗬,既然如此,卿可還有異議?”

諸多大臣麵麵相覷,最後伏下了子。

“陛下聖察,臣等由衷欽佩,無有異議。”

劉赫看著這些下跪的臣子,嘴角浮現了一絲笑意。

皇宮之外,楊彪正要上車回府,杜畿等一群大臣追了上來。

“太尉,之前我等商議此事時,您分明也是反對陛下之舉,何以今假托抱恙,一言不發,這是何意啊?”

“是啊,太尉聲望,冠絕朝野,您若肯說話,何至於是如今這般田地?”

楊彪看了看他們,微微搖頭,又輕歎一聲。

“你等也算是飽讀詩書,久駐廟堂,怎得連這點眼力也沒有?老夫今之所以閉口不言,就是因為看出了陛下早就有所準備,即便我等喊破了嗓子,也是無濟於事,何必徒勞惹陛下不快?”

眾人聞言一愣:“早有準備?太尉此話怎講?”

楊彪說道:“你等表奏進言之時,老夫看陛下一直神色如常,波瀾不驚,顯然是成竹在。而且除了盧植之外,之後站出來駁斥之人,個個都是朝中年輕一輩。這分明是要以盧植的資曆,先將此事引到對祖製與法典的討論,隨後再有孟建等人,直接對你等加以汙蔑和叱責。”

“待你等爭吵起來時,陛下出麵做個和事老,如此話題又引到了大臣當廷爭吵之上。而你等都是長輩,又多是居九卿等高位,論及官位職權,也在他們之上,還能與幾個晚輩為難麼?如此一來,朝議休止,陛下以一言,定鼎大局,便是再自然不過之事。”

他這一說,郭防等人恍然大悟。

“怪不得,今二荀,還有崔烈等人都沒有說話。崔烈位列三公之一,又與太尉同輩,二荀手握大權,若是做這揣測和汙蔑之舉,自然有份。”

“原來陛下早就計劃妥當,就等著你我去跳了。”

杜畿忽然說道:“不對啊,今王司徒卻也站出來說話了。”

一提王,楊彪雙目一眯:“此事倒是出乎老夫意料之外。不過以老夫今旁觀,王之言,怕是自作主張,恐非陛下授意,至於緣由嘛……”

他往皇宮深處看了一眼:“隻怕是和後宮之事有關了……”

曹陵一聽,似乎也想到了什麼:“啊,是了。如今皇後有孕在,不便侍寢,王便在此時多向陛下表明忠心,陛下心頭歡喜,自然去昭儀宮中便愈發勤快,待昭儀為陛下誕下龍種,太原王氏在朝中的地位,自然就大不相同了。”

經他這麼一解釋,所有人都全部明白了過來。

楊彪往宮裡看了看,低語了一聲:“看來咱們這位天子,雖然初為人君,當權謀之術卻已有些老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