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二章 幕後較勁(2 / 2)

三人看著劉赫心意如此堅定,紛紛歎息一聲。

“既陛下心意已決,臣等便不再多說什麼了。隻是士子們多半也不過是被長輩蒙蔽,並非存心與陛下作對,臣叩請陛下刀下留情,對士子們好言安撫,隨後傳旨,三日後起大朝會,將此案議定,那時陛下力排眾議,以天子之權,加以特赦,將大猛將軍發配邊關,再對馮氏一族子弟,多多提拔,以示恩寵,則或可平息此事,縱然臣工們此番目的不曾達到,仍舊心有怨憤,卻也不好再這般興師動眾。”

劉赫雙目微眯,點了點頭:“也罷,三位愛卿拳拳忠義之心,朕不忍駁斥。來人,傳朕旨意,為諸多士子送去薑湯驅寒,就說朕三日之後,會在朝會上,給眾臣一個交代。”

“陛下聖明!”荀彧三人俯首叩拜。

“好了,朕乏了,三位愛卿在此協理政務,朕要回去歇息片刻。”

劉赫轉身離去,三人叩首恭送。

待劉赫走遠之後,荀彧三人這才起身,隨後,他們麵麵相覷,一起歎息了起來。

“唉……陛下實乃不世出之英主明君,此番眾臣委實是太過分了。最無奈的是,我等分明有良策應對,卻不得不三緘其口,彧心中十分不安,如此實在有負陛下信任與厚望……”

荀彧突如其來地說了這樣一句。

荀攸也是一臉歉疚:“我等終究有家族牽絆,族中長輩來了指示,我等身為人子,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所謂忠孝不能兩全,如今在下算是深有體會了。”

“二位也不必如此自責。”崔鈞明顯比他們樂觀一些。

“此事雖可以權謀之術化解,然終究也是治標不治本,與文若方才所獻之策,實則並無二致。陛下雖是聖主,然多年來倚重兵事,於權術知之甚少,單憑我等臣下提點,也非是長久之計。我倒覺得,此番磨難,或正可助陛下再開心智,若他能自行頓悟,豈不比你我獻計明言,要強上百倍?”

聽他這樣一席話,荀彧和荀攸臉色也稍稍緩和了幾分。

“州平所言,倒也未必無理。倘使陛下真能就此開悟,成就帝王心術,我等雖遭誤解,哪怕從此失去聖寵,卻也當甘之如飴了。”

“不知族中幾位長輩究竟為何要與那些大臣沆瀣一氣?原本我等正可趁著此事,令家族崛起,更甚以往,於國於民於己,都大有裨益,叔伯祖他們怎會如此糊塗?”

荀攸似乎正在氣頭上,對族中的長輩都開始出言不遜起來。

荀彧瞪著他:“公達休得如此放肆。長輩們自有其考量,豈容你我多嘴?”

“嗨,文若就是脾氣太好,這般時候還為他們說話。我為此事,可是和家父吵了大半夜,要不是他氣急暈倒,我不得不加以妥協的話,縱然是吵到天亮,我也絕不罷休。他們無非是還抱著所謂的唇亡齒寒之理,不願見到世家在陛下手中被漸漸冷落,甚至有淡出朝堂權力中心之象,故此才與王允等人勾連罷了。”

崔鈞說到此處,忽然又歎息了一聲:“唉……但願陛下能挨過這一劫,否則我等三人,雖萬死亦難贖此罪。此時此刻,我才終於明白,為何陛下如此喜歡重用錢理等人了,他們毫無家世背景,自然一切都隻能依靠陛下一人而已。我等三人自以為也是忠心耿耿,如今看來,唉……罷了,不提了……”

荀彧苦笑了一聲,隨即看向了劉赫離去的方向。

“放心吧,我觀陛下,非常人也,此劫當可成就陛下,借此一飛衝天……”

他們三人卻是不知,劉赫剛剛回到自己寢宮,便有一隻信鴿落了下來。

他快步上前,解下了信鴿腿上的信件,看了一眼之後,便莫名露出了笑意。

“果然不出朕之所料……你們要玩,那朕就陪你們好好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