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個熟人(2 / 2)

劉赫低頭沉思:“嗯……經先生如此提點,朕也覺得有些異樣。三弟被朕圈禁府中已有半年,一向安分守己,此次汝南一戰,四弟受傷,朕早有嚴令,不準將此事告知於他。他那夫人也算大家閨秀,知書達理,深明大義,怎會如此不知分寸,泄漏消息?更奇怪的是,府內外都有護衛把手,若無人接應,單憑三弟一人,要想悄無聲息逃出府去,還帶上了兵器、戰馬,實在是不可能辦到。隻是當時朕心中憂慮,一時沒有想到。”

“這就是了。”儒士說道:“其中必是曹賊作祟,將程良將軍引來加害,消息傳出,則張勇將軍定不能忍,即便重傷臥床,也會親自領兵前來尋仇,如此則絕非曹賊敵手。張將軍重傷之身,再遭大敗,隻怕也是必死無疑,那時曹軍風頭正勁,而朝廷失二良將,陛下喪二兄弟,豈不正是曹軍大好良機?”

“好個曹阿瞞,用心歹毒,天下莫能出其右,朕早晚必誅之。”

劉赫聽得是勃然大怒。

他忽然神情一變,看向儒士,將他反複打量了幾遍。

“先生僅憑這些許線索,便能推斷出今日之事,還能布下這許多安排,先以火牛衝陣,救我等突圍,並且將我等引來此處,利用陷阱擊退曹軍,如此智謀,堪稱國士無雙,還有兩位壯士,也是武藝不凡,甚是勇猛,朕欲重用三位,隻是不知三位身份?”

聽了他的話,兩名壯漢都麵露驚喜之色,唯獨那儒士,忽然跪了下來。

“陛下仁厚愛民,為萬世明君,我等能為陛下效勞,實為莫大福氣。況草民等人,皆為戴罪之身,此番不過將功贖罪,不敢奢求陛下賞賜。”

“戴罪之身?此話何解?”

儒士指了指兩名壯漢:“這兩位兄弟,俱是當年太平道餘孽,僥幸存活至今。而在下早年為友報仇,當街殺人,後來隨被人從法場救走,從此棄武從文,卻終究犯下死罪。我等隻求陛下赦免罪責,便已感恩不儘。”

聽著他的一番言論,劉赫腦海中當即浮現出了幾個人名,再聯係剛剛儒士提到了的地名臥牛山,他心中更加堅信了自己的猜測。

“足下可是姓徐?”

儒士大驚:“陛下……陛下如何得知?”

見他承認了這一點,劉赫當即笑道:“哈哈,朕非但知道你姓徐,還知道你名為徐庶,字元直,六年前犯下殺人案,從此改名換姓,潛心學問。而這兩位,臉上有刀疤者,定是裴元紹,另一位,想必就是周倉,周元福了吧?”

三人仿佛見到什麼妖魔鬼怪一般,瞪大了眼睛看著劉赫,驚訝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陛下……陛下您可真是神了,連我們兄弟的名字底細,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不說了,小人服了,徹底服了。”

裴元紹激動得跪倒在地,連連叩首,周倉也是一臉興奮和惶恐。

徐庶滿是震驚:“陛下怎會知曉?”

劉赫擺手道:“朕身為天子,有眾多諸侯與朝廷為敵,這打探消息,自然是必不可少,至於三位的身份,也是恰巧有人曾經探聽到一二,朕看過一眼罷了,適才徐先生所說,朕覺得十分耳熟,在腦海中搜尋一番,故此得知。”

“原來如此,陛下真神人也,草民拜服。”

徐庶躬身下拜。

“嗬嗬,彆說朕了,倒是徐先生,你怎會與這兩位壯士走到一起,還進了他們山寨,做了軍師?這倒是件稀奇事。”

劉赫知道,徐庶殺人之後,改名單福,來到荊州求學,與龐統、諸葛亮、崔鈞、石韜、孟建等人為至交好友,同時也是“諸葛四友”之一。

而裴元紹和周倉,則是在臥牛山為盜,直到關羽千裡走單騎路過此地,裴元紹出兵劫掠,可周倉認出了關羽,便殺了裴元紹,跟隨在關羽身邊。

因此,徐庶跟這兩人,原本應該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這時卻出現在了同一座山寨中,這讓劉赫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