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九章 再見皇甫(1 / 2)

第二天,盧植就奏報,昨日發出重考通告後,卻也隻有不足兩千人前來報名應考,相對於太學如此龐大的學子規模而言,實在是渺小至極。

“這些士子,著實不知進退。陛下已經給了他們第二次機會,竟然還故作姿態,不肯前來應考。”

孟建在諸多文臣之中,也算有些脾氣的,聽到盧植奏報的數字之後,即便在劉赫麵前,對自己的不滿情緒,也沒有絲毫遮掩。

錢理也是愁眉不展“陛下,士子們如此陽奉陰違,實在有違聖恩。”

“道準說的在理。”不久前,因為父親趙煜忽患重病,而匆匆趕回洛陽的泰山太守趙瑾,也站了出來。

“我等雖也是士子,然學習聖人教會,乃是為了安邦定國,而非欺上瞞下,為一己私利,置家國天下於不顧。微臣有幸,早年便得追隨陛下左右,凡十有二年,深知陛下能有今日基業,全賴仁心愛民,故得萬民擁戴,人人用命。微臣以為,既然士子難以領會陛下厚意,不如就此棄之。憑借如此莊嚴浩大之太學,不出五年,便可為朝廷培養出數千名良才,諸多士子既然不願與朝廷共進退,朝廷也大可不必惋惜。”

“子瑜之言,亦是臣等心聲,還請陛下不必如此委曲求全。”

孟建、石韜等人,紛紛勸諫起來。

劉赫看了看他們的神情,不覺啞然失笑。

“你們啊朕何曾做過那無把握之事”

眾人一愣,問道“莫非陛下早有安排,果真能借此機會,一舉收服天下士子之心”

劉赫撚了撚自己的短須“不說天下士子儘數網羅,可收得其中七八成人心,卻也是十拿九穩了。兩日之後,眾卿就看好吧。”

兩天時間,轉眼便過。

這日一大早,太學門口,再次圍聚了一大群人。

早已須發皆白的盧植,龍行虎步地走了出來,見到他出現了,原本還在嘈雜議論的眾人瞬間便安靜了下來。

盧植不怒自威,虎目微張,掃視了一圈,隨後說道“考核開始,士子入門。”

說完,他便轉身,準備回到太學之中。

“院長,且慢。”

一個聲音從後麵響起,盧植本能地回過身看去,卻是一名約莫二十三四歲的青年士子,而與此同時,他發現自己身後這許多士子,竟然沒有一人跟著自己走進來,讓他心中隱隱覺得有些不妙。

“這位學子,如今即將開始考核,你等為何不進入太學之中,莫非還有何疑問”

那年輕學子對著盧植作揖下拜,而且一鞠到底,看起來十分有禮。

“晚生有些許不明之處,鬥膽想請教院長,若心中疑惑儘解,便馬上入內考核,不知院長肯賜教否”

盧植眉頭一擰,他看了看其他的眾多學子,見他們也都齊刷刷看向自己,便猜到此事定然是這些士子們早就暗中串聯好的,那自然不會是什麼好事了,這讓他心中升起了幾分警覺。

不過警覺歸警覺,已年近六十的盧植,早就見慣了諸多大風大浪,又豈會被這等小小突變所懾

他重新站定身子,拱手還禮後,說道“老夫受陛下洪恩,叨居此位,便是要為大漢百姓和學子,傳道受業而已,這位學子既然有所疑惑,老夫但有所知,定然回答。”

“好,盧公坦蕩,晚生佩服。”

年輕學子豎起了大拇指說道。

“晚生以為,無論經學,工學,兵學,抑或醫學,若要學有所成,教有所法,則書冊典籍,必不可少。儒道經典,醫學名作,兵家聖論,工農古訓,自當是太學中教導學子之基本。”

盧植對此也沒有反駁“不錯,理當如此。”

年輕學子盎然道“盧公乃我大漢經學宗師,海內名望,鮮有人及,晚生自然是極為欽佩的,既然盧公也讚同晚生之語,那晚生便要請教一句,不知”

說到這裡,他的目光繞過了盧植,看向了太學之內,說道“這太學之中,藏書幾何”

盧植瞳孔一縮,顯得有些意外。

而他這一愣神之間,讓外麵那些本就對太學抱有成見的學子,自然生出了許多誤會。

“盧公,莫非太學內藏書極少”

“如此還辦什麼太學,豈不是誤人子弟麼”

“是啊,我家族在士族之中,雖然居於末流,卻也有近兩萬冊藏書,太學既為大漢最高學府,至少也要有二三十萬冊才是,否則如何能擔起這等重任”

盧植聽著他們的抱怨和嘲諷之聲,這才回過神來,急忙解釋起來。

“諸位莫急,且聽老夫道來。陛下籌謀太學之事,已有一年,為籌建這等學府,陛下與太後、皇後娘娘,節衣縮食,省出開支,便是為了將太學修建一新,將書籍準備充盈,太學內足有各家典籍,不下四十萬冊。”

“哇,四十萬天呐”

“若真有四十萬冊書籍,那那可是一座巨大的寶藏啊,能進入其中求學,真乃我輩福分啊”

眾多士子,都被盧植說出的這個數字驚得不輕。

之前那位年輕學子挑了挑眉毛“哦果真如此麼不過晚生怎聽說,太學之內,並無什麼極為廣大之建築。盧公定然知曉,單單一部論語,便要二十餘冊竹簡,足可將一隻木箱擺滿。要想放下數十萬冊書籍,那需要何等宏偉之建築,方能辦到,不知太學中之藏書閣,是哪座建築莫非此建築有巧奪天工之妙,化腐為神之功,可將書冊縮小存放”

他這言語之中,譏諷之意,已經溢於言表,惹得周圍士子們,哄然大笑起來。

太學占地廣闊,長寬各近千丈,期間亭台樓閣,高塔廣廈,不知繁幾,卻並沒有一座建築,足以容納數十萬冊書籍,這些學子們雖然本身並不在太學之中,但是要打聽出其中布局,卻不是難事。

不等他回答,那些士子們就再次起哄“是啊,那得多大的一座藏書閣啊”

“我可是聽說,弘農楊氏有三座藏書閣,每座都占地近百丈,方能存入十萬冊典籍,太學若有四十萬冊書,那隻怕要將這太學至少三成建築都用作藏書,方能辦到吧”

“是啊,我可是斷然不信的。”

“想不到連盧公這等當世大家,竟也做此欺瞞世人的勾當,著實令人失望”

士子們一番冷嘲熱諷,讓那年輕士子,更加得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