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西域列國(2 / 2)

劉赫接過清單,展開來看了幾眼,隨即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

“這……這是……西域各國的禮單?”

“不錯。”錢理說道。

“陛下早年滅了南匈奴主力,又令鮮卑歸順,如今關將軍將羌人各部,都予以收服,大漢西垂從此安定。涼州刺史崔鈞,敦煌太守盧雍,酒泉太守皇甫昌等人,治理地方,修建馳道,嚴明法紀,使得我大漢的威名,得以傳之八荒。”

“昔日,西域數十國,受匈奴、鮮卑、羌人等族脅迫,再加上我大漢內亂,朝政荒廢,以至絲綢之路漸漸斷絕,原本臣服於大漢的西域各國,也就此改換門庭。如今眼見我天朝重振聲威,再加上崔刺史等人在涼州處事公正,商旅興旺,各國這一兩年來,已多有商隊來涼州貿易,在得知太後壽誕之後,不少國家便派出特使,送上禮單,以示臣服之意。”

這份禮單,對劉赫而言,簡直是意外之喜。

西域數十國,在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擊退匈奴之後,便長期臣服與大漢,大漢設立西域都護府加以管轄,直到陳湯、班固等人在時,西域是大漢的附屬國。

可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雙方逐漸失去了聯係,大漢西去之路,被羌人、鮮卑,還有南匈奴各部阻斷,這傳承數百年的絲綢之路,也因此斷絕。

如今這份禮單的出現,其價值,遠不止上麵寫著的諸多禮物,其中蘊含的意義,可遠非這些金錢所能衡量了。

劉赫迫不及待問道:“這些使節現在何處?”

“西域共有二十一國派來使節,其中包括龜茲、精絕、車師、危須、且末、烏孫、大宛、蒲類等國,這些使節已隨崔刺史一同入朝,如今居住在城中館驛。”

“好。”劉赫額手相慶:“傳命下去,這些人乃是邦國特使,交代館驛不可怠慢。兩日後的慶典上,為他們安排一席。”

“陛下放心,臣以加入了外邦特使進獻賀禮這一環節。”

錢理的話,引得劉赫十分滿意。

“道準辦事,無有不精。”

“陛下,臣倒是還有一個主意。”荀彧說道。

“哦?文若又想出了何等妙計?”

荀彧微微一笑:“西域各國,此次前來朝拜,以微臣之見,其中多有深意。他們既為尋求大漢庇護,與大漢通商往來,同時也未必就沒有試探我朝虛實之意。若大漢確實強盛而富饒,他們自然心甘情願臣服投靠,反之,則勢必離心而去,甚至與朝廷大敵聯手,也並非沒有可能。”

劉赫聞言,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個時代的世界格局,他還是清楚的。與大漢並列的,還有三大帝國,號稱這個時代世界上的四大強國,分彆是貴霜帝國、安息帝國、羅馬帝國。

這三大帝國之中,貴霜帝國與大漢之間,就相隔了一個西域。

西域這些小國,實力弱小,必須尋求一棵大樹作為依靠,如果讓他們倒向了貴霜帝國,那貴霜勢必實力大增,難保以後不會有覬覦中原的野心,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嗯……文若所說,倒確實是朕沒有想到的。那你有何良策?”

荀彧說道:“此事原也簡單,陛下不妨如此如此……”

兩天時間,眨眼即過,這日,便正式迎來了太後的壽宴。

傍晚時分,北宮的永樂宮中,鼓瑟吹笙,錦緞飄揚,一排排座位,井然有序,一隊隊侍者,來往匆匆。

“太後、皇上、皇後娘娘駕到……”

龔三兒那尖銳的嗓音響起,所有大臣,都精神為之一振。

“臣等叩請太後、皇上、皇後娘娘聖安。”

“免禮免禮,都起來吧,大家都落座吧,今日不過是為我這老太婆過個生日罷了,不是在朝堂之上,不必太過拘禮。”

徐氏高興得雙眼幾乎眯成了一條縫。

“謝太後。”眾臣直起身子,隨後陸續來到了屬於自己的座位上。

“獻賀壽表文。”

龔三兒呼喝一聲,緊跟著便有一名中年儒士模樣的人站了出來,他手持一卷錦帛,便開始誦讀起了賀壽表文,裡麵無非是一些歌功頌德之詞,說徐氏如何有德,如何含辛茹苦撫養劉赫,又如何安定後宮雲雲。

隻不過這篇表文稍稍白話了一些,沒有那麼多華美的文辭罷了,但徐氏聽了,卻十分歡喜。

“嗬嗬,這人嘴可怪甜的,比起那些天天說話文縐縐,讓我都聽不懂的人而言,他可是強多了,來人,有賞。”

“多謝太後賞賜。”那人領過一盤金錠,歡喜地退了下去。

緊跟著,先是諸多皇子、公主向皇祖母祝壽,然後是關羽等幾位太後義子的賀壽,再就輪到了三公代表群臣賀壽,一番流程下來,把徐氏哄得已是合不攏嘴了。

這時,劉赫朝龔三兒看了一眼,龔三兒當即會意,扯著嗓子高呼道:“傳龜茲、精絕等西域二十一國使臣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