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三章 奪取漢中(2 / 2)

杜憲老臉一紅:“嗨,什麼頭功不頭功的,杜某追隨陛下十餘年,如今官職、爵位、家產、名望,也都有了,還有什麼好爭的?隻是此事事關重大,不敢不慎重。”

諸葛亮雙眼之中,綻放著智慧的光芒,手指城門,說道:“晚輩與將軍打個賭如何?稍後敵將出城後,斷然不會有半句廢話,便會跪地投降,將這大好城池,送與我軍。賭注嘛……聽聞將軍家的長子,酷愛搜集古書孤本,若是晚輩贏了,便去令郎書房中,任意挑上三本古籍,如何?”

杜憲剛要拍腿答應,可話到嘴邊,卻硬生生咽了回去。

“嗯……不行不行,我是個大老粗,心眼沒你們這些讀書人多。尤其是你這小子,連荀攸軍師都說你智計非凡,讓他歎為觀止,我老杜可不上這個當。你說的話,我信了就是。”

“哈哈哈……人言杜憲將軍粗中有細,果然不虛。”

兩人正聊著,忽聽得“吱呀”一聲,城門緩緩開啟。

“嘭……”

護城河上的吊橋放了下來,兩個人策馬跑來,正是張鬆和孟達。

諸葛亮遙遙拱手:“二位定是孟達將軍,還有張鬆長史吧?在下後學諸葛亮,這位是我軍主帥,杜憲將軍,在此恭候多時了。”

張鬆迎了上來,笑道:“久聞杜將軍和諸葛先生大名,如雷貫耳,鬆不過蜀地微末之士,敢勞二位親迎,實在惶恐之至。”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諸葛亮說道:“長史過謙了。四年前,陛下第一次與足下暗中得到聯絡時,就曾對荀文若說過,張鬆才學非凡,雅量高致,有過目不忘之能,忠心扶漢之誌,實為當世之高人。另有法孝直智謀超群,孟子敬勇略兼備,都是無雙國士。朝廷能得幾位扶助,勝過十座,百座城池。”

兩人一聽此言,都是感動得無以複加,當場下了馬背,跪倒在地,麵朝北方,再三叩拜。

“陛下如此恩重,張鬆豈敢不儘心竭力,已死相報?”

“我孟達漂泊半生,今日終遇明主也!”

隨後,孟達取出了一方印信:“我已誅殺漢中太守,此乃太守印信,就此獻於陛下。”

杜憲上前,接過印信,順口問了一句:“聽聞漢中有一個五鬥米教,教主名為張魯,臨行前,陛下特彆關照此人,不知他現在何處?”

張鬆回道:“張魯本為漢中太守,且五鬥米教日益壯大,頗有要脫離益州掌控之勢。奈何近年來,朝廷平定涼州,大有南征之意,那張魯心懷恐懼,辭去官職,去了上庸發展教眾,想來是準備見事不妙,便隨時逃往荊州。”

“哼哼,這老東西倒是機靈。”

杜憲十分不屑。

“既然如此,那我等先行入城,隨後找到此人,予以誅殺,決不可放過。”

“將軍放心,鬆有一計,可除此人。這張魯身邊有一人,頗受寵信,名為楊鬆。此人生性貪財好色,我等可派人送些財帛於他,加以賄賂,讓他去告知張魯,就說陛下奪取漢中,有意探尋長生之道,想請他來漢中之後,由將軍護送去洛陽。張魯此人極具野心,對此事定然歡欣鼓舞,絕無疑心,待他到來之後,要殺要剮,還不是任由我等做主?”

“長史果然妙計。”諸葛亮笑道:“既如此,此事還要勞煩長史謀劃了。”

“嗬嗬,將軍與孔明先生不必擔心,不出半月,鬆定教那張魯,自來送死便是。好了,天色將明,幾位連夜趕路,十分辛苦,還請入城歇息,今日晚間,鬆備下酒宴,為諸位接風洗塵。”

“有勞長史,請。”

劉赫身為後世之人,自然知道這個張魯的秉性。他坐擁五鬥米教數十萬教眾,久而久之,便有了政治野心,妄圖雄霸一方,稱孤道寡,甚至試圖以教義乾涉國政,這樣的人,劉赫自然是不會容忍的,因此在這次杜憲和諸葛亮匆匆趕來洛陽之前,便給他們下達了這樣一份旨意。

而此時此刻,對漢中一事還一無所知的張任,正率領大軍,疾馳一夜,終於出了山道,與此同時,初晨的陽光,終於照耀了大地。

“籲……”

張遼一聲呼喝,五千紫金龍騎,瞬間停止了逃跑,調轉了方向,回頭看著已經被甩開十餘裡,隻能依稀可見一團黑影的張任大軍。

“嘿嘿……”張遼嘴角上揚:“什麼蜀中第一名將,也不過如此嘛,明年的今日,便是你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