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九章 南征北伐(兩章合一)(2 / 2)

張昭等人,一時語塞,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應答。

孫策麵帶笑意,似乎對這個局麵的變化,感到十分滿意。

“公瑾就不必賣關子了,依你之見,我軍該當如何部署?”

周瑜立刻躬身說道:“以屬下之見,養、戰二者,理當結合而動。”

“怎得一個結合法?”

“其一,依照上述所言,主動出兵,乃是勢在必行,既為了陳群先生所說的奪取豫州,為日後攻打洛陽打下基礎,還要讓劉赫疲於應對我軍攻勢,而無法糾集大軍,從豫州南下侵入荊州,同時更是借助戰事,賞罰分明,以此逐漸凝聚我軍新得降卒之軍心。”

“其二,我軍新入荊州,此地多年不曾發生戰事,土地富饒,比起多丘陵山地之江東,荊襄之地實乃屯田養兵不二之選。劉赫多年來勸課農桑,鼓勵墾荒,將百姓開墾之荒地,一半劃歸其永久所有,一半為其暫時耕種,待開墾者死後,由朝廷收回。且每開墾三畝荒地,還可減免原有耕地一畝之田賦,而荒廢一年之耕地,來年賦稅翻倍,荒廢兩年之地,也由朝廷收回。因此短短十餘年間,北方各州郡之中,人人耕有其田,辛勤勞作,戶戶家有餘糧,朝廷由此囤積軍糧不知凡幾。”

“屬下以為,我軍當可借鑒此策,稍作調整,以此吸引流民,以及山間野民等,入各郡縣之中登基入戶,發放農具,多多耕作生產。同時招募工匠,不斷打造樓船、艦船、走軻,以及諸多水戰用具與器械,以備日後與劉赫在江麵上一決雌雄,此乃揚長避短之策。”

孫策聽得兩眼放光,連張昭等人,也不由得暗暗頷首,麵露讚同之色。

“公瑾果然國之棟梁,有如此良策,何懼他劉赫小兒?”

就在眾人都以為今日朝會便要就此結束時,司馬懿卻忽然站了出來。

“啟稟主公,屬下有話要說。”

“二弟,你……”司馬朗心頭一急,都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了,自己這個二弟出去湊什麼熱鬨,說對了,有和周瑜搶功勞之嫌。說錯了,更是不知天高地厚,有損司馬氏在主公心中的威望。

他正要出去阻攔時,父親司馬防卻是搖了搖頭,輕聲道:“不必擔憂,仲達向來聰慧,多有主張。”

孫策和周瑜,對司馬懿的突然出現,感到有些驚訝,不過也並沒有太當回事。

孫策問道:“仲達有何高見?”

司馬懿說道:“周公瑾之計,自是絕妙非凡,屬下年輕識淺,不敢有半點異議。隻是懿之愚見,我軍要和劉赫抗衡,單憑此兩條計策,尚不足以彌補如此懸殊之實力。”

“哦?”孫策來了興致:“那仲達還有何方法?”

周瑜也一臉期待地看著他。

司馬懿麵不改色,寵辱不驚:“除了北伐之外,我軍還需南征。”

一言既出,四座皆驚。

“南征?”孫策微微皺起了眉頭:“南麵的交州,士燮已然臣服,此刻征討,豈非有背信棄義之嫌?”

司馬懿卻說道:“非也。主公義薄雲天,乃當世豪傑,可那士燮卻是個十足的小人,所謂‘牆頭草,風吹兩邊倒’,便是這等賊子。主公派人要求他臣服,他雖然明麵上答應,卻在邊界屯駐重兵,還對主公索要的糧草、鐵礦、布匹、珊瑚等貢品,多加推脫,毫無誠意。而且臣還聽來往客商提到,士燮這些年招兵買馬,大有繼續向南擴張地盤之意,他大肆修建城牆,碉樓,哨所,分明有不臣之心,如此惡賊,此刻不去征繳,待其羽翼豐滿,便是尾大不掉,恐為朝廷之禍,主公之禍。”

孫策麵露喜色,可在場的文臣們又坐不住了。

“此舉萬萬不可。”魯肅也按捺不住了。

“我軍兵力,本就不如劉赫,以弱敵強,尚需借助天時地利,倘使再分兵南征,豈非自絕其路?”

一旁的周瑜,也是眼觀鼻,鼻觀心,看似漠不關心,可司馬懿卻很清楚,魯肅的這番話,必定暗中得到了周瑜的默契允許。

他依舊是波瀾不驚地回答道:“子敬之言,誠然有理,卻是顧此而失彼也。”

“我軍坐擁長江天塹,北軍不擅水戰,如今即便取得益州,占據長江上遊,然益州軍士多擅山地作戰,因此,論及水戰之勇,尤以我江東兵馬為先。縱然劉赫順江而下,我軍也有絕對把握,將其擊敗於江麵之上。”

“至於北麵之高順兵團,由周公瑾親自率軍阻擊,數年之內,其必然難有所成,而這數年之間,我軍便需快速積蓄實力,否則遲早仍是難逃敗亡一途。”

魯肅很快便冷靜了下來,低頭沉思。

張昭卻再次駁斥:“南麵群山環繞,土地貧瘠,遍布刁民,縱然攻取,又有何益?”

司馬懿意外地用一個不屑的眼神,瞥了他一眼,這讓張昭心中頓生不悅。

“子布先生所言大謬。這片群山之中,非但不是貧瘠,反而處處是寶,一旦收入囊中,大加開發,在下敢斷言,單憑其中所出,便可供養不下十萬大軍。”

張昭聞言,正要出言嘲諷,司馬懿卻直接繼續說了下去,根本沒給他插嘴的機會。

“劉赫登基以來,發展商旅,使得四海之物產,得以在南北各地流通。徐州所產之海鹽,到了冀州,價格便要翻三倍。而司隸地區所產絲綢,到荊州便是五倍的價格。其中利益,絕非泛泛。”

“而這群山之中,毛皮、獸骨、犀角,還有各類礦石、香料,以及南海之中所產的諸多寶物,不一而足。在下結識的幾個大商隊,每年單單是從那些山越、南蠻,還有交州所獲取的物資,運到中原之地售賣,所得利益,便不下數十億,而這不過是九牛一毛爾。”

這番話,聽得在場眾人都有些詫異,而孫策更是喜上眉梢。

司馬懿轉過身,對孫策躬身下拜:“主公若信得過屬下,屬下隻需兩萬人馬,兩年之內,蕩平山越諸部,徹底收服交州,到時,僅憑這片旁人眼中貧瘠無用的大山,屬下便可為主公供養一支大軍,隨時聽候調用。”

“好,仲達目光銳利,忠勇可嘉!”

孫策撫掌大笑:“來人,封司馬懿為平蠻中郎將,賞絲綢五百匹,開春之後,領兵兩萬,南下征伐!”

<a href="" target="_blank"></a>

.xdd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