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得好!"
陳銘對邢廣坤的執著並不介意,反而笑著表示讚同。
"乾體力活的人易出汗,口味偏重,當然,如果條件允許,他們更偏愛油膩葷腥。但這兩種都需要鹽和食材..."
陳銘緩緩向三人揭示"快餐店"的經營之道。
"公子說得極是,難怪那些苦力都愛食鹵煮呢..."
劉倫點頭哈腰,連連稱讚。
"不隻苦力,我也愛吃鹵煮,人總是喜歡味道重的食物。" 陳銘笑著說。
"說到鹽,的確從外麵買比較昂貴,不過萬盛商號有門路,隻是不敢大量購入,隻能用於烹飪。"
鄭煥低聲說道,臉上帶著"你懂的"的表情。
陳銘一看便明白了,沒有揭穿,反而誇讚:"這樣一來確實省了不少事,第一個問題就這麼解決了。"
另外兩人聽到,更是歡喜,不住點頭。
陳銘接著說:"至於食材,一是多利用邊角料,二是鹵煮常用的內臟,這樣能迎合大多數人的口味,關鍵是節省成本。"
"我有一道菜請大家參謀參謀,就是將豬肉,當然,一些可食用的邊角料也可以,研磨成肉末,加入麵粉、食鹽、醬油,然後用大籠屜蒸熟。"
"如果密封保存,可以延長保質期,這個以後再說。現在,多放些鹽,應該能保存兩三日。食用時可煎炒烹炸,或直接吃,稍後大家可以嘗嘗..."
時間緊迫,不容拖延,陳銘已經和幾位餐飲業的專業人士聊了半個多時辰,再過一會兒就要開始接待客人了。
陳銘讓劉倫和邢廣坤先去忙碌,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首要之事是讓這間二葷鋪子賺到現錢。
他自己則在一旁觀察,按照後世的說法,這就是"市場調研"。
午後,運河上的勞作者們開始三三兩兩地來到二葷鋪子用餐。
與陳銘和鄭煥那豐盛的飯菜相比,大多數工人僅有一碗雜糧搭配些許鹹菜或鹵煮下水,就算是過得不錯的生活了。條件差些的,就買塊老麵餅,硬啃著,再配上一碗清水,也就對付過去了。直到午後未時末,劉倫和邢廣坤才有機會喘口氣。
陳銘看不過去,拉著鄭煥去廚房幫忙。這一幫,才發現這二葷鋪並非易事。隻見劉倫獨自忙碌,竟然能應對自如,而邢廣坤一人掌勺,忙得團團轉。
陳銘和鄭煥明白,每個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節奏,他們不便打擾,隻能接手最重要的工作——洗碗。百來個碗,洗得兩人頭暈眼花,雙腳發軟,起身時差點栽倒。
活動了下麻木的雙腿,舒展筋骨,才稍感緩解。“哎喲,我的天!怎麼能讓您做這種苦力活呢?”劉倫忙完一陣,才發現公子銘幫自己洗了一中午的碗。要是放在大戶人家,這可是要被活活打死的!
“哎,老劉,咱們都是一家人,互相幫襯是應該的,不過你的活兒確實辛苦……”陳銘回應道。
邢廣坤憨笑著回答:“公子見笑了,我們通常中午不洗碗,都是等到每天打烊後。”
陳銘聞言,也自嘲地笑道:“洗碗我有辦法,不過不急,現在關鍵是食材。老邢,你先休息一會兒,把我說的那個菜準備一下。”
休息了半個時辰,邢廣坤找來碎肉、豬血和乾淨的內臟,剁成泥,又加入麵粉和水攪拌均勻。然後放入醬油、鹽、薑蒜末、燒酒,以及陳銘特製的調料——味精,雞精太貴,沒必要用。
接下來就簡單了,將肉餡放入大碗,放進蒸籠。蒸上三柱香的時間。
時間一到,揭開籠蓋,一股奇異的香氣撲鼻而來。大碗中呈現出從未見過的粉紅色肉糜,嫩滑如豆腐,令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