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頭酒流完之後,後麵出來的便屬於中酒了,中酒的總量約占白酒總量的二分之一,大概有著四十到六十度的樣子。
相對而言,中酒是屬於最好喝的一類酒。畢竟頭酒濃稠,一般較為辛辣和刺鼻。而尾酒雖說口感相對要甘甜一些,但尾酒的雜質相對而言也要多上不少,會有各種各樣的邪雜味道。
而中酒卻是取了兩者的優點,有著微甜,溫和,原香等特點,屬於精華部分。所以,在劉範的前世,中酒也是很多酒友最喜歡喝的部分。
接完中酒後剩下的那些自然就是尾酒了,也是大約占了酒水總量的四分之一,酒精度數偏低,一般也就三十來度甚至有時還會更低。
尾酒的口感相對較為甘甜,但是雜質也比較多,一般不會直接飲用。不過,尾酒也不會被浪費,它可以用來勾調新酒,讓新酒的口感更加豐富有層次感。
但對於劉範來說,尾酒也是可以直接售賣的,到時候直接推出高,中,低三種檔位銷售給不同的人群就好。
………………
等酒水被全部接完之後,劉範命人拿來了一個湯勺,舀了一點中酒遞給了一個下人,命令他喝下去。
那名下人對此自然不敢有絲毫異議,接過湯勺之後便一股腦的灌了下去。
酒水入嘴的瞬間,那名下人的眼睛立馬瞪大,差點沒給噴出來。
好在,他及時用自己的雙手堵住了嘴巴,然後狠狠往下一咽,這才將這口白酒給吞入腹中。
咽下酒水之後,那名下人立刻大叫一聲,喊道:“這酒好烈,好…好痛快,還…還好疼。”
“疼?”聽到這名下人的評價,劉焉有些不明所以:“喝酒怎麼可能還會感到疼痛?範兒,你確定你釀造的這酒是可以喝的?”
見劉焉質疑,劉範立刻說道:“他之所以說疼完全是被酒辣的,屬於正常現象。至於這酒能不能喝嘛,我這不是試著呢嗎?”
說完此話,劉範似乎是覺得當著當事人的麵說這話有些不妥,又補充了一句:“反正就算不能喝這一小口也絕對喝不死人,沒必要害怕。”
聽到劉範這不靠譜的話,劉焉嘴角抽了抽,一旁的那名下人也感覺有點欲哭無淚。
等了片刻之後,劉焉見那名下人似乎沒啥大事,便繼續對著劉範問道:“範兒剛剛所說喝這個酒會感覺到疼是被辣的,這辣又是怎麼一回事?”
聽到劉焉詢問此話,劉範怔了怔,有些不明所以,仔細一想之後,這才反應過來。
似乎,在東漢末年這一階段,人們還沒有對於辣的認知。
或者說的更準確一點,應該是大部分沒有吃過茱萸的人對於辣這個詞並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
直到晉朝之後,人們開始嘗試煎茱萸吃,這才有了對辣的概念。
想到此處,劉範便簡單的對劉焉解釋了一番。
又等了片刻之後,劉範見那名下人除了有些醉酒的微暈以外,並沒有其他明顯的不適,這才真正鬆了口氣,轉頭對劉焉說道:
“父親,看來我的酒沒有毛病,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