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辯登碣石山觀海之時,中原的戰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白起在進入南陽郡後,長途奔襲,攻下了南陽郡北部的重鎮魯陽縣。
因為南陽太守袁胤調走了魯陽縣原本就不多的兵力,而魯陽縣剩餘在大部分兵力皆在魯山、霍陽山一帶布防,防止北方的董卓軍南下,完全沒想到敵軍會從自己的後方,南陽郡的核心地帶殺來。
魯陽縣的西北是霍陽山,東北是魯山,南部是起源於魯陽縣西邊堯山的滍水河。
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經記載:“滍水出南陽郡魯陽縣西堯山。
白起在當晚偷渡滍水河,迅速攻下了隻有幾百縣兵鎮守的魯陽縣。
而耿弇在得到南陽太守袁胤傳信的時候,經過自己的推理分析,立刻知道了白起攻取魯陽縣的意圖,他連忙讓陳蘭帶兵三千前去鎮守魯陽縣。
因為有滍水河相阻,隻要陳蘭先一步抵達魯陽縣,完全能借助地理優勢阻攔白起軍隊渡過滍水河。
然而在行軍到一半,陳蘭就接到魯陽縣丟失的消息,急忙率軍返回了耿弇的軍營。
耿弇在得知白起拿下魯陽縣,不禁暗歎一聲:“武安君的神妙行軍法果然罕世無匹敵。”
在權衡利弊後,還是無奈撤軍了。
耿弇沒有返回郟縣,還是帶領大軍北上進入陽翟縣內,以耿弇的眼光,自然明白一旦魯陽縣被攻占,他還繼續死守郟縣,等待他的隻有滅亡。
甚至白起與李榷不需要動手,他們隻要切斷從北部陽翟和東部許昌送來的糧食,數月一過,自己糧儘,就再也無法堅持下去了。
而以白起的能力,留出一部分兵力包圍郟縣後,必定北上奇襲潁川郡的治所陽翟縣。
陽翟縣在潁川的中部,並不會受到其他勢力的威脅,故而並沒有留下多少守軍,隻要白起拿下陽翟,北方紀靈的大軍歸路就被堵死了。
不僅如此,還能順流而下,沿著潁水攻打潁陽縣、臨潁縣等中部、東部重鎮。到時候切斷返回南陽和汝南的歸路,那就真的滿盤皆輸了。
所以耿弇不得不放棄郟縣、父城縣等幾座西南縣城,暫時退守陽翟縣。
同一時間,此時的董卓正帶領並州軍,經弘農郡後,進入到了聞名世界的曆史名城長安。
長安城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圖騰,西周在這裡分封天下,製禮作樂,奠定了華夏文明的基礎;奮六世之餘烈,秦始皇平定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帝國,確立了後世兩千多年的國家政治框架;西漢王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辟“絲綢之路”,形成了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統治的思想基礎,與古羅馬成為照耀東西文明的燈塔。
一百多年前,赤眉曾經在這裡禍亂天下,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飽經戰亂的摧殘。經過一百多年的恢複,長安城仍然不如當年的金碧輝煌。
董卓率領的並州軍在長安城稍作休息後,立刻向西邊的扶風郡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