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隻有兩個結果,不是如同當年昌邑王的案例,朝廷的既得利益者聯合起來廢帝,就是朝廷中的世家大族被新任皇帝連根拔起,無論那一種結果,都是風雨飄搖中的大漢承受不起的。”賈詡同樣勸諫道。
對於賈詡來說,於公於私他都不希望皇帝換人。
於公,自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後,皇帝就是上天的兒子,是神聖不可侵犯,怎麼可能通過禪位的方式讓出本該屬於自己的帝位,授予他人?
何況如今的陛下雖然年紀尚輕,但是聰穎無雙,待人接物都無可挑剔,對於百姓的關懷不在曆代帝王之下,他日必定成為千古名君。
而皇長子劉辯,賈詡並沒有見過,隻是曾經道聽途說以及從當今陛下口中了解過一些往事。
所以在賈詡看來,這種禪位絕不可取,很可能對大漢造成難以想象的災難。
於私,賈詡自己是暗中投靠劉協,並幫助皇帝推翻了董卓在朝廷的統治,是劉協最為倚仗的幾名心腹之一。
一旦劉協禪位後,不再是皇帝,新上位的皇帝必定會重用自己的心腹,而他這樣作為前任皇帝心腹的謀士,輕則被貶,重則找個理由罷官免職。
如果對方是心胸狹窄、生性殘暴之人,甚至還可能遭受滅頂之災,這是賈詡絕不願意看到的。
當然以賈詡的聰明才智,必定看出來劉協這隻是試探之言而已。
“如果皇兄知道權臣董卓已經被我們推翻,失去了掌控中央的權力,到時候在幽州群臣的擁戴下,昭告天下,在北方登基稱帝,又將如何?”劉協頗為擔憂的說道。
“陛下無須煩惱,當初皇長子逃到幽州後,沒有第一時間昭告天下,那時的他隻想先自保,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這兩年多的時間,幽州無論是農業、商業、還是軍事等方麵都發展迅速,他真有這樣的想法,趁其他人才還沒有被各方勢力挖掘出來時,立刻昭告天下,必定有大量的人才前去鼎力相助,但是皇長子並沒有這樣做。
陛下也說過,皇長子深謀遠慮,他必定知道隻要昭告天下,那天下必將更加的混亂,對於大漢來說一點好處沒有。
即使他想要奪回帝位,也要等整個大漢重新一統,各方諸侯向大漢正式稱臣,中央有能力平定那些陽奉陰違的諸侯後,才會出手。
否則隻會讓大漢永無寧日,這也是皇長子一直在隱藏自己在幽州的真正用意。”賈詡非常確定的說道。
“那我們現在應該如何對待幽州?”劉協不禁低聲問道,小臉充滿了擔憂之色。
“按照正常的方式對待即可,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增加自身的實力,隻有我們自己的力量強大了,才不會畏懼任何的對手。
否則今日的袁術敢於阻攔荊州方麵送來的賦稅,明日的揚州、豫州起義不斷,我們卻沒有能力前去平定叛亂。”賈複語氣之中充滿了戰意。
現在的形勢可比當年追隨光武帝征戰天下困難與艱險了無數倍,但同樣也讓賈複早已經冷卻的心再次熊熊燃燒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