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占隴右後,於次年進攻三輔地區,結果被車騎將軍張溫督破虜將軍董卓、蕩寇將軍周慎等人擊敗。
對於這些事情,白起自然會提前研究,這些年來大漢的軍隊擊敗羌人不難,難得是圍殲對方。
後世一位偉人曾經評價過白起:“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能出其右。”
白起知道隻要圍殲了東北方的先零羌後,安定盧水胡與罕幵羌必然膽寒,會非常老實的臣服在他們的兵威之下。
一旦安定郡被他們牢牢的掌控在手中,向南可以俯視漢陽郡,不用攻打天險大震關,即可兵臨漢陽郡北部諸縣。
向西則可以窺視武威郡,向東可以與扶風郡對北地郡形成包夾之勢,乃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
白起率領軍隊打著牛輔的旗號,來到安定郡北部重鎮三水縣以南五十裡。
牛輔雖然已經犧牲在朝廷的政變之中,但是以這個時代的信息傳播速度以及羌族人對中原王朝信息獲取的匱乏,基本上不可能得知京城政變的詳細情況。
三水縣乃霍去病平定河西走廊後,漢武帝在安定郡所置,並設立安定屬國都尉常駐三水縣。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將四萬餘眾降漢,武帝置五屬國以處之。從此,朝廷對於投降或者內附的少數民族,均設屬國,安定屬國都尉屬於地方官職,是屬國內的最高長官。
各歸附的民族都要受到屬國都尉的節製。
到了東漢,光武帝為了民族融合、百姓休養生息、減少邊境戰事,所以吸納了更多的少數民族。甚至這樣的屬國不僅僅是隻有西北的涼州才有,已經擴展到了西南的益州以及東北的幽州。
屬國都尉與一般的都尉不同,一般的都尉屬於武職,每個郡縣都有,主要責任是輔助太守管理軍事。
屬國都尉不僅需要承擔普通武職的責任,還要兼理民事,統縣治民,類似於郡守的職責,還可以聘用主簿、丞等基礎官吏。
大漢屬國都尉的設立,不僅對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還對開發大漢的邊疆,開設互市,保衛邊境的安全以及維護大漢的統一起到積極的作用。
隻是隨著大漢的日漸衰弱,加上百年羌亂的不斷發生,在最後一任屬國都尉死於任上,並且治所南遷至臨涇縣後,朝廷已經不再安定郡委任新的屬國都尉。
三水縣的漢人百姓早已經在當年治所南遷後,全部一起遷到了臨涇縣附近。
如今生活在三水縣的基本都是先零羌人。
三水縣內,先零羌現任族長零混得到有漢軍已經到達三水縣南五十裡處,連忙召集人手商議對策。
自安定郡形成新的四大勢力後,一直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先零羌多年前被張溫、董卓擊敗後,就開始蟄伏起來。
零混的先祖是開創先零王朝,自稱先零帝的零昌。
零昌其父為東漢古先零羌部落首領雕滇零,零昌立國後,以父名為姓,其後代以零為氏,稱零氏。
雖然先零王朝二世而亡,僅僅立國十年,但是也讓那些蠢蠢欲動,不甘屈居他人之下的羌人看到了熊熊燃燒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