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讓箭矢在天空中多飛一會兒(1 / 2)

“不急,現在正是南疆各郡最警戒的時候,我們不要輕舉妄動。先讓箭矢在天空中多飛一會兒,等到交趾的軍隊與夜郎國的部隊交鋒後,我們在從零陵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占鬱林郡,受到的損失可以降至最低。

即使交趾方麵得到消息,也會因為無暇分兵,隻能任憑我們占領鬱林郡。”孫臏低聲說道。

…………

而此時的交趾刺史府,卻因為選何人為帥南下援助九真郡出現了爭論。

大漢王朝這幾十年來,南疆因為遠在天南,又在士氏家族的治理下,非常的平穩,很少發生戰亂。

這對於當地的百姓來說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因為很少發生戰亂,沒有鍛煉出來一批優秀的將領。

這些年南下避難的飽學之士不少,除了出身陳郡袁氏的袁徽外,還有原本曆史中,吳國比較出名的兩位重臣,曾經擔任吳國太子太傅的名儒程秉與擔任吳國尚書仆射兼太子少傅的薛綜。

或許受後世那本名著的影響,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他們是諸葛亮舌戰群儒的背景板,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是百無一用是書生最典型的案例。

然而曆史中的他們,卻是非常有能力的。

程秉是人傑地靈的汝南人,年少時,師從這個時代的著名大儒、經學家鄭玄。

青年時期,正逢天下大亂,董卓進京擅權,中原各地烽火不斷,四方盜賊如螞蟻般聚集在一起。

程秉為躲避戰亂,南下交趾。

在這期間,與著名的經學家、訓詁學家劉熙一起考究五經大義,被交趾太守士燮引為上賓,擔任交趾郡長史一職。

而薛綜的出身更是了不得,他的祖上是戰國時代鼎鼎大名的齊國孟嘗君田文。

孟嘗君受封於薛地後,因田甲叛亂而被齊王猜忌,孟嘗君交權辭官,隱居薛邑,頤養天年。

秦滅六國後,孟嘗君失去祭祀,子孫分散各地。

漢高祖平定天下,非常仰慕當年信陵君等戰國四公子這般養士的風範,路過齊地後,尋訪孟嘗君的後裔。

尋到了孟嘗君的孫子田陵、田國二人,想恢複其封地。

但是當時正是劉邦大殺異姓王的時候,田陵、田國心驚膽戰之下,互相推讓,皆不敢接受。

數年後,劉邦去世,此事也不了了之。

田陵、田國二人怕孟嘗君孫子的身份受到牽連,於是來到竹邑,並定居於此,以孟嘗君當年封地薛為姓。

自此之後數百年的時間,竹邑薛氏世代擔任本郡掌管典籍的官職,成為沛郡的世家大族。

薛綜年少時通曉經學,擅長撰寫文章,有優異之才。

中原大亂後,薛綜跟隨族人南下到交趾避難,士燮得知對方之才,聘請為本郡的從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