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交趾刺史府內,包括袁徽、程秉、薛綜在內的幾乎所有人都來到這裡。
而他們正在爭論的是讓誰領兵南下援助九真郡。
…………
“嶺南這些年趨於平定,諸郡內很少出現戰火,所以並沒有湧現出優秀的將領。各郡將領率領數千人去平定山賊盜匪還行,與夜郎國的大軍相抗衡,恐怕力不從心。
夜郎國雖然沒有鼎盛時期的十萬精兵,但是數萬的兵力還是有的。
我本想親自率領交趾的大軍前去支援,但是被袁老弟製止,並認為我必須坐鎮交趾,否則一旦前方戰事不順,交趾必定出現人心惶惶的局麵,需要我來主持大局,不知諸位可有合適的人選,或是有誰自願意告奮勇的去解九真郡之難?”士燮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這……我等讀書人學習的都是儒家的經學,講究的是如何治理國家、貫通天人以及教化百姓,行軍打仗的兵家那一套,卻不是我們擅長的。”程秉臉上尷尬之色一閃而逝的說道。
他這些年躲避戰亂,南下交趾,受到了士燮的大力優待,如今交趾出現了困局,他卻無能為力,感到十分的慚愧。
薛綜看了看周圍無人出聲,本想挺身而出,率軍前去救援九真郡,但是想了想自己雖然讀過兵書,卻並沒有上過戰場。
如果冒然率軍前去,失敗事小,造成整個大漢邊疆淪落於夜郎國人之手,那就是千古大罪了。
原本曆史中,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赤壁之戰後的孫吳政權,影響力迅速上漲,極大的震撼了身處南疆的士燮。
在孫權的招攬之下,薛綜跟隨士燮一起歸附孫權,被封為五官中郎將,出任合浦、交址二郡太守。
當時的交州地區剛剛被大漢王朝開發,許多小型勢力並不服從漢王朝的管理,以珠崖洲(後世海南島)的本地土著駱越人為首,他們極為反感被漢王朝的官吏管理。
因為幾乎每一任駐守珠崖洲的官吏都會貪汙受賄,搜求珍寶,民不堪役,所以引起的反抗鬥爭連年不斷。
薛綜作為向導,跟隨時任交州刺史的呂岱一同率領大軍前去討伐,渡海遠征,一直打到了九真郡,才徹底平定叛亂。
薛綜也因為此次平叛有功,返回後兼任謁者仆射。
之後薛綜又參與了數次平叛,都取得不錯的效果。
不過,那都是他四十歲後的經曆了,現在的他不過是一位剛剛到達弱冠之年的儒生而已。
士燮見到薛綜欲言又止的模樣,不禁出聲問道:“敬文(薛綜)是不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不瞞刺史大人,我雖然沒有率領過大軍,兵書卻讀過不少,如果刺史大人麾下有人願意領軍前去,敬文願意擔任參軍一職,協助對方共同破敵。
至於讓我獨領一軍,敬文自問還沒有這樣的能力。”薛綜輕歎一聲的說道。
“既然沒人願意擔此重任,父親不妨讓孩兒一試。孩兒這些年在交趾大多數時候都在軍營中曆練,自問在整個嶺南地區,沒有人能在軍事上超越我。”
士燮連忙望過去,發現說話之人正是自己的長子士徽。
“這……”麵對自己長子的自告奮勇,士燮顯得非常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