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政變推翻董卓統治,晉升為衛尉的賈複說道:“雖然大漢王朝前些年政局混亂,各地盜匪肆意,但是嶺南地區卻非常的安穩。
交趾刺史士燮竟然以道路難行,盜匪攔路為由,拒絕上繳朝廷的稅賦,早有不臣之心。
現在江東的反賊攻破南海郡,嶺南地區抵擋不住,派遣使者前來,明顯是想借助朝廷的力量來鏟除江東的反賊,不可不防!”
衛尉是九卿之一,西漢時,主要掌管宮門和宮內的禁軍。
東漢時,職權變大,掌管幾乎皇宮內的所有禁軍。
原本劉協任命賈複擔任衛尉一職時,還遭遇了大多數朝廷世家大族的反對。
因為賈複出身貧寒,雖然對方自稱出身南陽賈氏,但是經過查詢得知,這一代南陽賈氏的嫡係後人中,並沒有賈複的名字。
他不是想借助南陽賈氏的名聲,就是不知道多少代後的旁支遠親,說他出身寒門都是抬舉他了。
不過因為賈複在董卓政變中起到了主導作用,又是皇帝劉協最為親近的人之一,他在朝廷並沒有加入任何的派係。
許多出身南陽的官員,比如九卿之一的少府陰修倒也讚同皇帝的意願。
南陽陰氏在東漢一朝,出過兩位皇後,他們自然是絕對站在皇帝一邊的。
在劉協的堅持下,其他世家大族也無奈做出讓步,畢竟衛尉這樣的官職,不是掌控在外戚手中,就是掌握在皇帝最為信任的官員手中,對於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的人來說,並沒有什麼損失。
因為他們也知道,衛尉就算不讓賈複來擔任,也輪不到他們。
比起讓有外戚身份的人來當,還不如讓這個沒有任何背景與派係的賈複來擔任。
“嶺南自武帝開始,就是我們大漢王朝不可分割的領土。如果現在還是董卓執政期間,我們自然沒有辦法。
既然現在的朝政重新被陛下掌控,自然要想方設法的結束這天下紛亂的局麵,而各地出現的反賊則是當下我們首先需要剿滅的勢力。”太常馬日磾大義凜然的說道。
“太常雖然說得沒錯,但是我們的禁軍需要守衛皇城,如今可以動用的兵力無非是衛將軍皇甫嵩率領的北軍數萬人馬。
不過,皇甫嵩將軍現在帶領北軍鎮守潁川郡。潁川郡同樣重要,如果潁川有失,則洛陽震動。”大司農周忠無奈的說道。
周忠出身廬江周氏,是太尉周景的次子,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周瑜堂叔。
因為周忠的兒子曾經得罪過董卓,董卓掌握大權後對廬江周氏進行了打壓。
周忠也從九卿之一的大司農被貶為了太倉令。
京城的世家大族在皇帝劉協的領導下,推翻了董卓的統治。
周忠也因為參與了此事,從原來的太倉令官複原職,升遷回了大司農。
而周忠卸任後擔任大司農的淳於嘉則轉任廷尉一職。
隨後又有幾位大臣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都是比較中庸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