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暴露(2 / 2)

“先皇,也就是你皇祖父,立的第一份遺詔,囑意的繼承人,是你父親。”

“?”有些事情貌似可以串起來了。

“駕崩前,才重新立了第二份遺詔。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可第一份遺詔並沒有被及時銷毀,且遺失了。”

“……?”倒是有點出乎意料的草率了。

“夜襲淩雲山莊的人,並不是衝著你去的,有人放出風聲,說遺失的遺詔在淩雲山莊。”

“……”等等,居然不是封建迷信卜卦的原因麼?那為什麼陸翊……

不,陸翊說的風言風語,指的不是老和尚的讖語,而是遺詔的事。

是她查的方向錯了,也或許,消息被封鎖的太過嚴密,根本查不到。

可……連皇家的暗衛都查不到的事,陸翊是怎麼知道的?

疑點很多。

第一,是誰放出的消息;第二,又為什麼是淩雲山莊;第三,遺詔的事過去這麼多年,為什麼是現在?第四,既然這件事被封鎖的這麼嚴密,蕭文昭為什麼要直接告訴她。

……

交代完遺詔的事,蕭文昭又另起話頭,提起年初東夷來犯的事情。

因為對外封鎖了消息,也隻有少數幾個人知道陵山的雪崩並不是單純的自然災害或是老天開眼。對外可以不公布真相,隻用天佑大昭,蕭氏順應天意之類的官話,全權交由皇家從政治角度去暗箱操作。

蕭清瑤回來以後,幾個當事人都心照不宣,誰也沒有主動提起。

蕭文昭和蕭文輝也沒有詳細追問過她一個十幾歲不諳世事的小姑娘,怎麼會有如此周密的軍事計劃,甚至還都順利完成了。

倒也不怕誰會對此事追根溯源,畢竟她確實是貨真價實的蕭清瑤,臥室書房隻兵法謀略的書便占了近兩成。當然,還是融合了一些物理計算、數學公式等一些現代知識還有那些深埋陵山的暗衛。

“你想要什麼獎賞?”聽這口氣,看這架勢,已經準備好被敲竹杠了。

“臣女。”蕭清瑤卻是走到蕭文昭的近前,幾乎貼著他的腳踏重新屈膝下拜,以額觸地,輕聲道“懇請聖上建大昭皇家烈士陵園,將所有為大昭,為蕭氏立下汗馬功勞的犧牲官兵立紀念牌坊,建供奉為國捐軀官兵英靈祠堂。陵山一役犧牲的暗衛們按軍功爵製度論軍功,賜還家族身份,葬皇家烈士陵園。”

蕭清瑤說要為這些人建皇家烈士陵園,隻這前麵的一句話,蕭文昭便明白了她更深層次的意圖。

官兵,大都出身寒門或是普通老百姓。

很多時候,邀買人心的方式,不一定局限為金銀財寶,香車美人,這是很現實問題,也是真正的人性。

***

禦事殿內庭外的大殿中跪了六七個大臣,蕭清瑤掃了一眼,隻認出跟她有短暫接觸的京兆少尹左思琦,然後就聽到站在她身後的禦前總管汪順,傳旨讓他們進內殿回話。

問責、善後等等,朝花節的事,並不算小事,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善後,除了家破人亡的百姓,影響更深遠的還是大昭百姓對當權者的信心。

禦事殿又將是一個不眠夜。

夜已經很深了,哪怕五月的天氣,夜晚的風還是有些涼,尤其是在空曠的深宮,隻有遠處宮殿影影綽綽的微光和月色冷冷地附著在地麵上。

禦前總管汪順隻與蕭清瑤錯開一半步的距離,抬眼便能看到她的側顏和垂於耳邊的步搖,有風且步行的時候,晃動的幅度也隻是些微。

他從最底層爬上來,曆經朝代更替血雨腥風,見識過太多人和事,帝王將相、公主王孫,像蕭清瑤這樣的雖然不是獨一份兒,卻也實實在在地讓他開了眼界。

作為蕭文昭的近侍,是離帝王最近的人,彆人不知道的事,他知道;彆人知道的事,他比旁人知道的更多。

二次立儲的事、遺詔的事、陵山東夷的事以及今日之事。

聖上讓蕭清瑤暗查遺詔的事,不得讓任何人察覺的查,答應將皇族的情報渠道給她。

這些信號,有很多深意,但前提是,這個剛滿十三歲的小姑娘是否能經得住考驗。

汪順自詡是聰明人,但有些時候卻無法真正參透聖上的心思,就比如讓一個曾經可能成為公主的女子去查證並銷毀她是公主的證據。

人性的考驗,他見證過太多,大都以失敗告終。他冷硬慣了的心腸,突然動了些惻隱之心,若是蕭清瑤能夠平安長大,合該是個風華絕代的人物。

這樣想著,卻聽到隨風刮來一句輕聲低語,出自蕭清瑤之口,她說“汪總管最後一次見那份遺詔,是在什麼場景,何人的手中。”

“回四小姐,遺詔本就是極為緊要的東西,先皇擬定第一份遺詔的時候並未公開,在場的也不過是聖上、王爺以及雜家的師傅,前禦前總管尢澤,後因東海、會稽、泗水、薛郡、陳郡等地藩王作亂,形勢十分嚴峻,便先將遺詔封於禦擎殿匾額後禦駕親征了,這一走便是三年。”回朝時已是強弩之末,堅持了沒幾天便駕鶴仙逝了。

換句話說,大家都把第一份遺詔的事忘了,再想起來的時候,它卻已經不在牌匾後了。

汪順的記性很好,過去這麼多年,哪些地方的藩王世族作亂都記得如此清楚,蕭清瑤停下腳步,轉身看向汪順,順勢抬手托起他恭敬微彎的身子,“有勞汪總管送我出宮了。”寬大的袖口處,劃出一個精巧的荷包,就著托扶汪順的姿勢,將它塞進了汪順的手中。

汪順卻恍若不聞,將身子彎的更深,恭恭敬敬的回道“這都是老奴分內之事。”

皇宮的角門打開,王府的馬車就靜靜的等在宮門外,蕭文輝的貼身護衛站在馬車邊,朝她彎腰行禮。

車上隻有蕭文輝一個人,閉目端坐在主位上,見蕭清瑤開門上來,也沒說話,隻是抬手遞了一杯溫熱的茶給她。

伸手接過,輕輕抿了一口,瞬間覺得被皇宮裡的風吹得透心涼的身子有了點暖意,是薑茶。

”你外祖父和你阿娘要是知道我把你拖下水,我恐怕就見不到明日的太陽了。”

蕭清瑤暫時不想管他的死活,目前隻對一件事特彆好奇。

“父親是怎麼看待自己被立儲又被廢黜這件事的?”更神奇的其實是,這倆兄弟都知道這件事,卻還能穿一條褲子相扶這麼多年。

蕭文昭沒有忌憚蕭文輝,而蕭文輝還能心甘情願的當一個裝瘋賣傻的王爺。

“都是一家人,誰坐都一樣……”

“說實話。”

“cei咚裡cei輸了。”

“?”

見閨女的眼神逐漸不善,蕭文輝終於深歎了一口氣,正經道“蕭氏也是簪纓世族,以著書立說傳世百年,不摻和朝政鬥爭,也對權力紛爭不感興趣,可即便如此,還是被強硬的卷入各路紛爭,尤其是前朝……”想到蕭氏遭遇的那些事,蕭文輝的雙目暗淡,“你祖父年輕時也隻是個文弱書生,世家公子習得君子六藝也不過是騎射入門,後來……國不國、君不君、臣不臣,外族蠻夷虎視眈眈,世族卻相互傾紮,寒門引頸受戮,百姓轉瞬即逝為人資糧,良民惡狼皆難存命。”

蕭文輝抬頭看向蕭清瑤,眼角通紅“後來,他一直覺得自己殺孽太重,不管是為民請命還是為家族爭得一線生機,累累白骨堆砌卻也是事實,就想著下一代,該以懷柔之道,仁義之德治國治家,隻不過……終究是低估了藩王郡侯根本不甘屈人之下的野心,剛立國不久,便攪動各方世族勢力作亂,將好不容易平息的天下再次攪亂。”

蕭文輝眨了下眼,“你伯父,比我更適合那個皇位,我知道自己的短處,太過優柔寡斷,延續太平盛世還好,麵對豺狼虎豹風雨飄搖的大昭,我不適合。”

“哦,您的意思是,伯父心狠手辣,沒您良善……”

文輝瞪了蕭清瑤一眼,被她這麼一打岔,倒是衝淡了他想起往事時心口的那股鬱結之氣。

王府離皇宮的距離不過半盞茶的功夫,蕭文輝憶完往昔,馬車剛好停下。

蕭清瑤沒再說什麼,下了馬車拜彆蕭文輝後,就讓門房稟報王妃她已歸府,轉身往自己的院子走,走著走著卻發現,蕭文輝一直跟在她身後三四步的距離。

看到她停下,蕭文輝多走了兩步,離蕭清瑤更近了“為父沒有坐上那個位置,你也沒能成為公主,遺憾嗎?”

蕭清瑤側頭看他,“做了公主的好處,會比現在多嗎?是不用吃喝拉撒還是不用聯姻?”

“……”雖然粗俗了些,卻一針見血點到要害了,確實還要吃喝拉撒,該聯姻還是要聯姻,甚至因為公主的身份,比現在更不得自由,多了更多的責任和束縛。

想了半天,蕭清輝才不確定的給了一個答案“大概是,不用經常膝跪磕頭,還能被彆人磕?”

蕭清瑤嗤笑一聲,難得一見的真實情緒外露,笑完後直接走了,也不管蕭文輝如何。

轉進院子的時候,卻聽到後麵傳來蕭文輝鬼鬼祟祟壓低的聲音,“彆告訴你外祖父和阿娘……”

他沒坐上皇位也是好事,否則大昭很可能會因為外戚專權更亂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