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像陳倉、馬艾這等敗軍之將就沒了爭奪的心思。
能保住自己的富貴就不錯了。
這時,沈鑄悠悠開口:“刺史大人!老夫認為唐大人居功甚偉,當為本次會戰首功!”
唐周聽了這話有些意外,看了沈鑄一眼。
這老兒居然主動為自己表功?真是出人意料啊。
沈鑄接著說:“因此,老夫認為理應扶正唐大人新安郡守之位以酬其功。”
“當然,如此處置對唐大人立下的功勞來說仍然太少,因此老夫建議,由唐大人擔任青州彆駕!”
沈鑄此話一出,殿內人聲大作,眾人議論紛紛。
彆駕!那可是刺史佐官,地位尊崇,可以說是半個刺史也不為過!足以稱得上是青州第二人!
沈鑄竟然願意將這個位置給唐周?
以沈鑄與陶琮的關係,這件事八成不會有意外,
青州彆駕一職應當非唐周莫屬了!
彆駕加實權郡守!這等殊榮集於一身,唐周以後在青州的地位將僅次於陶琮!
眾人紛紛向唐周投去豔羨的目光,
甚至有些開朗社牛之人已經遙遙向唐周拱手,恭喜唐周了。
但唐周聽到沈鑄的話卻是冷笑一聲。
“竟然真讓賈先生說中了!”
此時,唐周手裡捏著一張小紙條,暗暗佩服賈羽。
不愧是自己麾下首席謀士啊!
遠在江田,竟然將青州要發生之事算計的八九不離十!
這紙條正是賈羽八百裡加急從江田送來的書信。
信件上一開始便寫著幾個字:“萬不可接彆駕之位!”
一開始唐周也有些訝異,為何不能接這個青州二把手的職位,升官了不是一件好事嗎?
但隨著賈羽在信中的娓娓道來,唐周恍然大悟!
信中,賈羽料定,隨著自己真實戰力的暴露,陶琮與沈鑄必然會對自己產生忌憚。
而且對陶琮來說,唐周隻是一個外人,有這麼一個實力強大的外人在州內,他這個刺史肯定當的相當不安心。
也因此,陶琮與沈鑄必然會極力限製自己的實力擴張。
然而,在陶琮爭位的內戰中,唐周又是實實在在的立下了挽狂瀾於即倒的滔天之功,
如此大功必須要獎賞,否則難以服眾。
那怎樣做既能給予唐周足夠的獎賞堵上眾人之口,又能很好的限製唐周實力增長呢?
無非就是將唐周權知新安郡守的位子扶正,然後給予青州彆駕之職!
唐周掌控了新安郡的軍權,手下的那幾個縣令雖不敢說對唐周心服口服彆無二心吧,但也絕不敢不聽話,
因此唐周本就實際上掌控了新安郡,那權知不權知隻是一個名頭上的變化而已,即便扶正了新安郡守的職位也隻是級彆上變高了,對唐周的實力增長毫無益處。
至於給予青州彆駕一職,那更是心思險惡。
彆駕一職雖然地位尊貴,但並不實際掌握領地的軍權民事,隻是輔助刺史對各郡進行管理罷了。
況且,你接下彆駕一職,是要在州刺史府內辦公的!
一個堂堂郡守,若是脫離了自己的根基,進入刺史府內任職,天長日久之下,自家領地又豈會不出變故?
不僅如此,唐周若是在青州城內任彆駕,自然不可能隨身帶著大軍護衛,那自己的身家性命豈不全操之於陶琮、沈鑄之手?
總而言之,沈鑄這個提議,聽起來似乎把唐周的身份抬的威風八麵,在青州境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實際上不僅什麼好處都沒給,反而會將唐周與自家領地剝離開來,圈禁於青州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