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遠一直保持沉默,聽到這話才開口。
“下官隻是按察副使,這事要和胡臬台彙報一番。”
彆什麼麻煩事都沾我陸遠身上,臬司衙門一把手是胡榮又不是我。
李默知道陸遠想躲麻煩,直接說道:“嗬嗬,那陸副使且去彙報吧。”
陸遠不想沾上這種醃臢事,故而便直奔臬司找到胡榮,和後者說了這件事,結果胡榮一攤手。
“最近路匪強盜橫行不法,民間府縣又連出多起大案,非得儘快平息不可,兵事方麵近來一直都是伯興你在負責,頗有成效,本官信得過。”
說躲就躲,躲的乾淨利落。
誰讓人家是一把手呢,陸遠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擔下這給嘉靖皇帝寫奏本的倒黴差事。
為什麼說這是個倒黴差事,原因很簡單,還是之前陸遠那個疑問。
朝廷給的三百萬兩軍費呢?
雖然不知道錢去了哪裡,但是陸遠用腳趾頭都能想到,肯定是某些地方有大虧空,這個虧空大到三百萬兩現銀都填不滿。
惹得龍顏大怒已是必然,誰知道皇帝會不會胡亂遷怒,故而這麻煩誰都不想沾身上。
自古地方官員給中央寫奏疏都是報喜不報憂,要不是這次被張經逼到沒有辦法,李默、婁誌德兩人也不願意繞過總督衙門直接給嘉靖皇帝報憂。
隻是這次又捎帶上了一個陸遠。
奏疏怎麼寫陸遠心中沒底,於是去請教了朱紈,後者則是哈哈一笑,給陸遠指點了迷津。
“為這麼一件事,張經都專程把你從杭州傳見到南京了,伱還不明白原因嗎?這個奏疏還就缺你不可。”
陸遠沉思半天,隨後哎呀一聲拍了大腿:“下官當局者迷了。”
為了強征的事,張經隻需要照會浙江藩司即可,就算需要臬司配合也隻需要一道手令,為何非要麵談。
姑且就算麵談顯的更加正式,麵談的對象更合理人選也是胡榮這個一把手,此番卻是繞過胡榮找陸遠。
張經和陸遠以前又沒有什麼私交,沒必要如此顯得他張經好像多器重陸遠一般。
繞這麼一個大圈子,這就是張經的精明之處。
強征這差事乾好乾不好都要背上殘害百姓的罵名,而李默、婁誌德兩人是出了名的清流,愛不愛民姑且先放一邊,清流黨是絕對不會背殘害百姓這種汙點名聲的,乾了這差事李、婁二人自己仕途毀了不說,連帶著全天下的清流黨都要跟著受連累。
所以他們倆一定會選擇上疏嘉靖,什麼叫茲事體大讓皇帝聖斷?
說明白點就是把皮球踢給嘉靖皇帝,你下聖旨我們搶老百姓,如此史書上罵的也是你嘉靖和我們這些清流沒關係。
等到仗打完,我們還能逼著你給浙江免賦稅,到時候史書上的好名聲就歸我們了。
罵名皇帝擔,美名歸清流。
但是嘉靖皇帝不傻啊,這種啞巴虧嘉靖皇帝哪能願意吃,所以張經擔心李、婁二人的奏疏會被司禮監給淹掉,畢竟隻要奏疏不麵聖,那嘉靖皇帝永遠都可以說自己不知道這事,也就可以繼續裝傻充愣。
可是加上陸遠就不一樣了。
陸遠是嚴黨的人,張經逼著陸遠也去寫這個奏疏,如此就讓清流黨和嚴黨站到了統一陣線上,你嚴嵩也不想背一個殘害老百姓的名聲吧,如果不想背,那就和清流一起給司禮監施壓,將這道奏疏送到嘉靖皇帝麵前去。
如此一來,張經的真正目的就實現了。
他要借著清流和嚴黨的嘴來捅破江南腐敗局麵的蓋子,把自己麵臨的爛攤子推給嘉靖皇帝來處理。
我張經也不想強征,但是我沒錢啊,你給的三百萬兩銀子都用來補虧空了,我也知道朝廷難,知道皇帝你難,所以我張經也沒說找你老人家訴苦,我是打算自己處理,誰知道浙江藩司和臬司竟然會繞過我總督衙門直接給你皇帝寫奏疏?
那我沒辦法了,你皇帝看著辦吧,你要說接著搞我們就接著乾,你要說喊停那就停,你自己想辦法再給我弄點銀子來。
有點複雜,但是大概就是這麼一個邏輯。
張經的核心思想還是為了剿倭,可是他現在有經濟上的困難,迫切需要朝廷的支持,但是又不好自己張口,所以隻能選擇用這種辦法來借清流和嚴黨的勢。
清流呢一直都是自命清高,愛惜政治羽毛,所以為了自身名聲必須要出這個頭。
至於嚴黨。
“這個奏疏,下官還寫不寫?”陸遠理弄明白這裡麵的彎彎繞之後向朱紈請示。
“為什麼不寫?”
朱紈很是詫異的說道:“你不寫倒顯得他們愛民,難道咱們心裡就沒有老百姓了?”
陸遠低頭應了一聲是,後言道:“隻怕閣老那。”
都想著把責任推到嘉靖皇帝身上,外臣也就罷了,嚴嵩畢竟是嘉靖皇帝的‘體己人’啊。
“難為你這個時候還知道替閣老著想。”
朱紈滿意頷首,表示了對陸遠的肯定,隨後說道:“張經想借咱們和清流的勢,咱們也可以順勢去借張經和清流的勢,江南財政虧空嚴重,這個蓋子之前不好掀,怕又惹人非議說閣老黨同伐異,現在有了張經、清流,那可謂正當時矣,讓清流們去為閣老衝鋒陷陣吧。”
鷸蚌相爭、坐收漁利。
高,真他媽的高!
陸遠此刻便覺得,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大明朝的官當起來確實有意思。
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