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想要鬨事的鳳陽遺老(月票加更9/20)
考成法推行的如火如荼,甭管是張居正分到的應天三府,還是陸遠負責的鳳陽三府,明麵上來看,無不進展順利。
但一種新的改革措施的誕生,注定不可能全是擁躉,改革所帶來的矛盾也是必然存在的。
不過令陸遠沒想到的是,他本以為會是應天三府這些富庶的地方先鬨出矛盾,卻沒想到卻是鳳陽府。
提起鳳陽府,那就要先介紹一下鳳陽的情況。
鳳陽是大明朝的祖地,也就是朱元璋和他媳婦馬皇後的老家。
馬皇後的老家在鳳陽府宿縣,朱元璋則是鳳陽縣。
大明朝開國之後,鳳陽被封為中都,一度也曾被考慮過成為大明朝的首都,可很快這個考慮就因為現實而放棄。
倒不是因為窮,而是因為鳳陽地處淮河平原,是真正的無險可守。
要說窮,都是農耕經濟時代,鳳陽府還真不窮。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明朝初期,因為這裡是祖地,所以明政府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治理淮河水患,開挖下遊支流河渠使其連同長江,長江潮流倒入淮河,灌田萬頃。
明初時期,鳳陽府有田六百萬畝,比鬆江還要多,戶口也並不稠密,這裡也當的上一句魚米之鄉。
可等到正統年後,黃河水患嚴重,淮河又正好是黃河南泛區,隨著黃河水的衝積,導致淮河水道逐漸擁塞,水麵也越來越高,最終泛濫成災。
一個三年一小災、五年一大災的區域,還能富得了嗎?
因此,等到了嘉靖朝,鳳陽就已經窮的叮當響了。
不過老百姓的窮並不影響這裡的官紳,畢竟是祖地,每年朝廷都要撥款。
少則三萬兩,多則五萬兩,從朱元璋建國到如今年年都有,是常例錢。
就算到了崇禎末,崇禎皇帝都窮的快要光屁股了,朝廷也沒停止給鳳陽撥款,鳳陽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陸遠考成法改革,鼓勵地方官員要絞儘腦汁想辦法發展民生經濟,知府朱臻也確實動過腦子,可回到鳳陽,他放屁都不響。
比他牛的人太多了。
比如馬皇後娘家那一支的徐王,徐王一支雖然沒有子嗣承爵,可娘家人武氏還活著,因此朱元璋在這裡為馬皇後建了一個宗祠,使馬皇後娘舅家後人於此世代奉祭,有品軼的。
後來到了朱老四時期,朱棣每次從南京北上都要來這裡祭祀,又連續加封武氏為僉事、指揮使、鎮撫。
屬於是官不大,但跟皇帝家的聯係深。
從朱元璋到馬皇後,開國帝後的祖宗陵寢都在這個地方,因此朱臻這個知府能排到什麼位置?
隨便拎出來一個,不是宗親就是國戚。
不說這些皇親國戚,鳳陽還有個巡撫呢。
掛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銜,正三品,對標順天、應天巡撫。
所以朱臻想要乾事之前,還得先請示頭上這位巡撫何鼇。
“考成法?我大明祖宗成法中就沒有這種法。”
何鼇是正德年進士,如今已是六十高齡,人老思想也老,之前在江西做左布政使,才剛剛調任鳳陽巡撫一年,在江西做官,自然和嚴嵩也有些聯係,隻是沒想到嚴嵩出了這麼一檔子事,這讓何鼇心情也很抑鬱。
而朱臻說出的事也讓何老頭更加不爽。
怎麼個意思,評分最低還要罷官?
誰給你陸遠這種權力!
“老夫要上疏,彈劾這個陸遠。”
何鼇將鳳陽一群皇親國戚召集一堂,義正言辭的說道:“他陸遠今天敢擅加私法,明日就敢藐視祖宗,莫看他是吏部天官,老夫也不懼他。”
一屋子的老頭和陸遠都不熟,但對考成法很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