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戚繼光投入江南懷抱
海瑞北上進京參加科舉、沈文紀將刺韓案草草了結,意味著三方共識已經達成,這一次刺殺帶來的政治風波也宣告結束。
時局再次恢複平靜。
而後不久,沈煉獲罪斬首,嚴嵩的嫌疑得以洗清,嘉靖便迫不及待下了聖旨,起複嚴嵩,仍為文淵閣首揆,華蓋殿大學士。
同日,嘉靖征辟禮部尚書徐階入閣。
這是必然的事情,因為嚴嵩賦閒的那段時間中,嘉靖為了內閣的平穩將嚴嵩的小舅子歐陽必進征入閣,如今嚴嵩起複,他要麼將歐陽必進趕出去,要麼就征一名江南黨入閣來平衡。
不然讓嚴嵩一人內閣獨大,已經完全占據政治優勢的江南黨派不會同意。
因此徐階的入閣順理成章。
不過在征辟誰入閣這件事情上還出了點小插曲,嘉靖的意思是征陸遠,但是這個提議張治沒有同意,嚴嵩同樣沒有同意。
兩人的托詞默契的一致,就是陸遠的歲數還太年輕,應該再鍛煉幾年為好。
而後嚴嵩推薦了徐階,但張治推薦了韓士英。
這就很有意思了。
兩人都不希望陸遠入閣,張治的原因很好理解,現在江南正處於高速發展的節點,陸遠需要留在南京主持江南大局,不能動。
隻要江南發展的速度夠快,陸遠根本不需要再入閣過渡,可以直接一步到位進首揆,趕走嚴嵩重新組閣。
而嚴嵩現在是剛剛起複,賦閒幾個月的時間,嚴黨的勢力已經被削弱了很多,這個時候的嚴嵩也不希望陸遠入閣來掣肘他,他需要抓緊時間來恢複元氣。
所以在這一點上兩人達成共識不奇怪,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推薦新閣臣上。
嚴嵩推薦徐階,可是把張治等人惡心了一下。
怎麼個意思,什麼時候嚴嵩開始和徐階眉來眼去了。
兩人中間到底有沒有貓膩,還是說這隻是嚴嵩的離間之計。
精明的嘉靖哪裡會放過這個機會,順水推舟就同意了嚴嵩的人事建議,將徐階帶入了內閣。
木已成舟,張治隻好給陸遠專門書信一封,安撫陸遠不要多想。
不僅張治寫了信,韓士英以及剛剛入閣的徐階都給陸遠寫了信。
“多想,本官至於多想嗎。”
陸遠將這幾封信全扔進了火爐裡,臉上看不出什麼端倪,隻是語氣中還是有些不爽。
不是彆扭自己沒有入閣,陸遠現在也不想入閣,因為自己也沒有準備好。
讓陸遠感到彆扭和惡心的就是徐階的入閣。
論資排輩,這一次入閣的最合適人選當然是韓士英,可嚴嵩力推徐階,又有嘉靖推波助瀾,才讓徐華亭這個大地主位列文淵。
前麵說我陸伯興資曆淺、年歲小,後麵又拿出一個除了歲數大點,狗屁資曆都沒有的徐階來當閣臣,這不是純純惡心人嗎。
從北京而來傳信的韓士英隨官嚴用良也聽出了陸遠話語中的不爽,當即作揖言道。
“陸少傅勿複多慮,張閣老和韓部堂都說了,隻有您來主持江南大局,才能讓天下人信服,徐閣老、徐階這一次位進一步也是沾了您統籌江南的光,江南士林上下,還是惟您馬首是瞻的。”
“嚴都事先回吧,和閣老以及韓部堂說一聲,陸某不會有什麼思慮的地方,也請兩位放心,江南的事陸某會辦好,不使兩位有後顧之憂。”
“是,下官告退。”
暫時將這個不愉快的小插曲拋諸腦後,陸遠又帶上兵部左侍郎譚綸跑了一趟浙江去見戚繼光。
後者如今已經因功擢為杭州總兵,原杭州總兵嶽長林擢浙江備倭都司指揮使。
見戚繼光當然是因為軍務方麵的事。
自從去年張經收複雙嶼之後,浙直總督衙門的行轅就搬到了杭州,為的就是在雙嶼進行練兵整備,以此出兵北上,追剿汪逆餘孽。
眼下經過了一年多的整軍修武,張經已經手握六萬水師,大小福船將近三百艘,配備佛朗機火炮一千門。
出兵平戶島,徹底殲滅汪直的軍事力量已經足夠了。
看到張經如此的兵強馬壯,陸遠也很高興。
這可都是從他手裡買的軍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