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的事暫時壓在心上,進了文淵閣之後的陸遠立刻就將精力轉移到這次的教材編修上。
此刻的文淵閣已經坐滿了上百號人,加上通政使司派來負責記錄的官員,烏泱泱的一片。
陸遠一現身,這些人無不起身作揖。
“見過陸明公。”
這裡對陸遠的尊稱又改作了明公,這個稱謂是對有名望者的尊稱,不同於明台、門下這種帶有主從性質。
“各位賢達、先生快請坐吧。”
陸遠簡單看了一圈,發現主位給自己預留著,但他並沒有去坐,而是很自然的添了把椅子,坐到了人群中。
“今天陸某在這裡也是和各位一樣,是先賢子孫,是一名學生,不是官,所以各位可以儘情的暢所欲言,咱們今天的主旨很清楚,就是為了討論新教材的編修方向,其他的不予計較。”
陸遠簡單的定下會議基調,隨後繼續言道。
“在討論新教材的編修之前,陸某想先問在坐各位一個問題,我大明朝開國至今的教育,有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明公,何謂統一標準?”
“即一個稚子孩童從學術開蒙到科舉入仕這一過程,各地學生學到的知識是否相同?”
眾人議論聲起。
“這當然是不相同的。”
“孩童入學或自行在家苦讀,開蒙的書籍、為其開蒙的教師並非一人一書,自會不會相同。”
聽著議論聲,陸遠頷首。
“各位說的沒錯,我大明朝的教育或者曆朝曆代的教育體係,從來都沒有一個規範的普及的標準,以開蒙為例,窮苦的孩子隻能自己閉門讀書,他沒有老師,他對書籍內容的認知完全取決於書上的注疏,或者沒有注疏的全靠自己理解。
而家境優渥些的可以請私塾或者入書院,由老師進行開蒙,但老師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術有高低、學有先後,得名士大儒開蒙的學生將來考功名、中進士就一定會比那種請普通老師要容易許多。
為什麼同樣取一本書,比如《論語》來開蒙,隻是因為開蒙的老師不同,學生將來的成績就大相徑庭,甚至有的人二十歲中進士,有的人五十歲才中進士?
這又僅僅隻是因為學生的資質有彆、老師的教學水平有彆嗎,這其中,有沒有腐敗,教育係統存不存在人情事故一說?”
陸遠直言不諱的說道:“我看是有的吧,在座的先生名士們,有沒有從江西來的,有的話煩請舉下右手即可。”
在場眾人有江西籍貫的紛紛舉起手。
“通政使司點一下人數。”
統計很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