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早周公定禮開始,有興趣的可以研究一下《周禮》這本書,《周禮》是將禮和法綜合在一起,教育大夫、士民應該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寫的也算比較清楚,但並不複雜繁瑣。
等到漢武帝獨尊儒術後,禮和法就拆開了,因為皇帝被神話了。
法用來治國,禮用來治家,皇帝是全天下所有人的爹,是大家長,由此開始,禮的規矩越來越多。
等到程朱理學時期,禮的規矩就更多了。
多到什麼地步呢,多到如果將宋明時期的理學規矩照本挪用到二十一世紀,全國九成九的人都要吃官司!
因為你失禮了。
光一個上桌吃飯都能給你找出幾十條規矩來。
《明會要》中,朱元璋給朱標這個太子定下的皇太子禮儀就寫了足足幾十卷數十萬字!
小到在家讀書,大到朝會詣賀,就差給朱標拉屎定個規定姿勢了。
為什麼禮被強化到這種近乎變態的地步,因為法不能這麼寫,會讓人詬病為暴政,但是用禮為借口進行PUA那就太合適了。
動不動就是一句話。
‘我們乃禮儀之邦,你怎麼能做出如此有辱斯文的事來,簡直愧對列祖列宗’
當著皇帝的麵放個屁就對不起祖宗,大聲吵兩句就該自絕以謝天下。
這種洗腦方式,極大加強和鞏固了皇權的獨裁統治。
而國憲解除了禮的禁錮。
你隻要不犯法,那麼你的私權將得到法律保護。
另外就是明確國家的政權政治結構。
行使國家行政權的最高機關是內閣,行使國家軍事指揮權的最高機關是大都督府。
內閣的產生由國家選舉委員會來選舉產生,大都督府的軍事主官則由元帥來任命,元帥的產生由上一任元帥提名、大都督府各部主官票推產生。
相比起內閣,大都督府要顯的更獨裁。
沒辦法,軍隊的性質注定如此,一旦軍隊也學著國委會那般搞派係席位,不用想,早晚一天軍閥混戰。
所以在這一點上,沒人敢碰底線,默許了陸遠對軍權的絕對掌控。
其實就算國憲提不提,陸遠也不可能把軍權交出去,隻能說國憲明確之後,那他掌握軍權更具有法理性。
正大光明了屬於是。
除了這兩點之外,國憲還提了許多細則上的內容,涉及到經濟、文化、外交、教育等多領域,這裡就不細展開了。
反正隨著故事推進,慢慢加入提及。
“臨時內閣搞出來了,我這個臨時內閣首輔第一件事該乾啥啊。”
陸遠問道張四維:“快一個月沒出門了,很多事還真挺陌生。”
後者笑笑,忙言道。
“任命臨時內閣下,中央各衙門臨時主官。”
“有草擬的名單嗎?”
“沒有。”
張四維言道:“按照國憲內閣的新規,中央各衙門各部主官、副官將完全由您和內閣進行臨時任命,又由於現在的臨時內閣僅您一人,所以,您可以全權任命。”
“這麼一看,本輔現在權力倒是比以前還要大。”陸遠哈哈一笑,隨後言道:“行,既然如此,那我說你記下。”
“是。”
張四維坐下,從書桌上拿出紙筆準備。
“吏部尚書張居正、戶部尚書趙貞吉、兵部尚書譚綸、刑部尚書裴錦超、工部尚書潘季訓、禮部尚書楊成修、海關總督梁夢龍、國管局局長崔彥、央行行長陸慶博、通政使鄭大同、都禦史楊繼盛、司法院卿海瑞。”
張四維照實記著,內心卻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這份名單乍一看變動不大,可幾個關鍵位置上的人員更換卻是至關重要。
比如譚綸從海關被調去了兵部,實權瞬間縮小了八成還多,可見對自己的這位同年,陸遠已經不再信任了。
曾經做過陸遠隨官的潘季訓、梁夢龍幾乎是越級提拔到了關鍵崗位上,至於說崔彥則是陸遠當年做戶部侍郎時的那個度支司郎中,後來又跟著陸遠去了海關當侍郎。
不能說是陸遠的心腹,但也是多年的老部下了。
最後就是楊繼盛和海瑞,一個都禦史和一個司法院卿,這倆貨一個比一個的脾氣臭,他倆到這個位置上,將來大明朝的官,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關鍵是國憲還明確了這一點。
都察院和司法院行使獨立司法權。
簡言之,內閣可以聽取他們彙報案件,但不能越過他們主導案件。
隻要證據確鑿了,這倆衙門要殺的人,內閣也保不住,陸遠也保不住!
“老生常談,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或許那一天永遠不會在現實中出現,可在名義上,在這一刻,實現了!”
陸遠一字一句說道。
“自此之後,天下無有大於法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