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逝者如斯夫(1 / 2)

首輔 煌煌華夏 4445 字 2個月前

江西,分宜縣。

這地在大明朝可是赫赫有名,一提到分宜,所有人腦子裡都會想到兩個人。

陸遠、嚴嵩。

要是再上升一級到袁州府,那這個地方出過的閣臣、尚書、名士就更多了。

一個地方大官要員出的多經濟就不會差,畢竟要回饋家鄉。

經濟好,識字率就高,讀書人就多,中進士中舉人的群眾基礎就會更大,如此循環往複。

兩漢魏晉管這種關連的士族勢力叫做門閥,明清管這叫做學閥。

以學術、學院為紐帶的基層政治勢力,高層便叫做黨。

當年的羅欽順從這裡走出去,一路當上了翰林學士、南京吏部尚書、掌南京翰林院事,繼而把嚴嵩帶到了南京吏部尚書的位置。

嚴嵩北上北京入閣的時候,羅欽順的親侄子羅珵坐到了南京吏部左侍郎位置上。

那一年,吏部尚書是陸遠。

就算沒有陸遠,在這一段為期二十年的曆史中,南京吏部尚書的位置一直都是在江西人的手中來回傳續。

隻可惜嚴嵩為了當上內閣首輔,當年和江南選擇了決裂,又或者說是因為決裂所以才能當上的內閣首輔。

這使得嚴嵩和江南之間的關係一度緊張嚴峻,甚至到了生死相見的地步。

不過隨著嚴嵩退下來回到家鄉,陸遠崛起,他們之間的關係在這幾年時間內又重修於好。

甚至還很親密。

政治嘛,什麼時候是朋友,什麼時候是敵人,誰也說不準的事。

嚴嵩在老家的宅子修建的非常氣派,雖然比不上夏言貴溪老家那占地一百畝的超大豪宅,但也是個占地三十餘畝的五進院。

光是正門兩側延伸出的影壁就有將近十丈寬,牆上刻著嚴家的家訓。

‘正心修身、孝悌謙儉。’

咱也不知道這麼大的豪宅和儉這個字如何聯係上。

朱門外門庭若市,數十架豪華馬車將整個街道擁塞住,數百名長隨下人在府門外徘徊等待,三兩成群的湊在一起攀談,等待著各自的主子從嚴府內走出。

今天這裡之所以如此熱鬨,隻因為一個原因。

嚴嵩病入膏肓,大夥前來探望。

“分宜公可一定要保重身體啊。”

“明公好好休息,您老的身體養好才是我大明朝的福氣。”

“老閣老,學生看您來了。”

如果沒有嚴世蕃的阻攔,光是這些來拜訪的客人估計就能把本就身體虛弱的嚴嵩給當場送走。

好容易將看望的人群送走,嚴世蕃便滿臉擔心的坐到嚴嵩身邊,語氣中帶著些許責怪。

“爹,您說您身體都這樣了,為什麼還要堅持見客啊。”

“必須要見。”

嚴嵩閉著眼,聲音很虛弱:“用陸伯興的話說,這叫站好最後一班崗。”

“唉。”嚴世蕃歎出一口氣,隨後起身言道:“爹,您好好休息,兒子先退下了。”

“你坐下。”

嚴嵩說道:“為父還有些話要和你說。”

“爹。”嚴世蕃著急道:“您該休息了,有什麼話明日再說吧。”

“就現在說。”

嚴嵩堅持道:“為父怕,為父的身體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所以必須要儘快說。”

嚴世蕃隻好坐下,滿臉擔心的看著嚴嵩:“爹,您說,兒子聽著呢。”

“爹死後,以後的事要全部靠你了。”

嚴嵩伸出手,嚴世蕃連忙遞出手由著嚴嵩握住。

“我們嚴家交給你,那些依附我們嚴家的門生也要交給你,你,要保護好他們。”

嚴嵩打起三分精神說道:“為父小時候在咱們嚴家的祠堂開蒙,至此已過近八十載,八十年啊,從一個寒門到今日,枝繁葉茂,宗祠興旺。”

“這都是父親您的功勞。”嚴世蕃認真道:“沒有您,我們分宜嚴氏絕不會有今日之光景。”

“是嗎,是吧。”嚴嵩點點頭:“為父是一家之主,所以振興氏族、光耀門楣是為父的責任,而今天之後,這責任就要由你來擔負了,你要謹小慎微、顧全大局。”

“爹。”嚴世蕃的聲音哽咽起來:“這些年,一直都是您為兒子,為咱們家遮風擋雨,兒子無能,不僅沒有替您分憂,反而給您招風惹雨,添了不少麻煩,當年如果不是兒子,您也不會在陸伯興麵前如此被動。”

“一飲一啄,福禍相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