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治理(2 / 2)

五代興唐 準噶爾刀王 3453 字 8個月前

自清中期口外草原開始私人胡亂開墾,再到末期為了增加稅收所采取的大麵積毫無節製的統一管理的濫墾開發,造成草原大麵積的衰減退化。這沙退人進,一直延續到了九十年代,國家才開始了大規模的退耕綠化動運。

另外就是行政區劃的設置極不合理,河西的領導隻管自家種地,誰還去管彆省的生態環境?過度的水資源開發利用也是造成環境惡化的另一根源。

從河套到河西,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環境。

這草原上的土層僅隻有十數厘米厚,之下便是沙層,生態極為脆弱。原本的草原被開墾成耕的後,沒幾年的功夫口外特有的大風就把失去植被保護的土地上的土層吹走,最終後原本肥沃的莊稼,便開始嚴重的沙化。

另一時空時沒有人會在意這些,口外的草原好像永遠也開墾不完一樣。一塊的廢了,就擱荒,還可以再另墾一塊,反正這若大的口外草原總有墾不儘、開不完的荒的。口外的大風加上口外特有的的表環境,風從已經失去保護的沙的邊吹走邊緣的泥土保護層,慢慢的沙的地麵積越來越大,直到已經徹底荒漠化之後,這時人們才注意到,那本的肥沃的草原已經消失大半,大量的土地沙化越來越嚴重,甚至於有些原本的草原已經開始變成沙漠。

在這個時代,李岌不想再重複前人的錯誤。

黃河因為每年春天春季大量的冰壩存在,而造成河水泛濫漫延所形成的大片鹽堿沼澤地帶,實際上在一個夏天都在為西北草原上補充著極為需要的水蒸汽。這種大自然在自我調節的恩賜,卻被當作嚴重的自然災害,每年都在“治理”,不惜用飛機和大炮來轟開這些冰壩。

李岌卻不允許治理和開墾從賀蘭山到狼山之間黃河兩岸所形成的大片沼澤荒地。

他不想在這個世界再製造出烏蘭和布沙漠和庫布齊沙漠這兩個現在還不存在的沙漠地帶出來。

許多人雖然不理解,但卻在遵命行事。

後世的阿拉善一帶雖然是荒原戈壁,卻不是沙漠。

沙漠和戈壁是兩個概念,戈壁上雖然植被稀少,卻依然是有著供荒地植物生長的環境,可是沙漠,卻是生命禁區。

這個時代的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區域還很小,李岌準備趁著它們還比較容易治理的時候,就將它們給治理固化下來。

這需要建兩道從黃河往沙漠中的輸水工程,一道是從賀蘭山北段,一道是從狼山南段。

不過,這種工程實在是太過浩大,目前也隻是在規劃之中。

華夏人的生育能力是十分強大的,平均每戶能夠生育五胎以上。在以前的時候,老百姓所生的孩子漢中,十個裡麵會有將近一半會在還成年之前就不幸夭折。在隨著生活日漸富裕,再加上衛生保健知識和官方醫療機構的建全,新生兒童的死亡率在逐年下降。

隨著北地草原上的人口數量在增加,朝廷方麵也在李岌的要求下,開始討論起了繼續向北方草原進行開拓的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