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高麗(1 / 2)

五代興唐 準噶爾刀王 3766 字 8個月前

大唐與高麗之商的海上貿易又開始頻繁了起來。

李岌在研究前唐時有關高麗的文獻時才發現,早在盛唐高宗一朝,大唐就已經征服了高麗和百濟,在平壤城設立了安東都護府、在百濟都城熊津城設熊津都督府。半島除了新羅王國,大部都歸大唐所有。

難怪前朝時有不少的高麗出身武將、詩人和文人,如高仙芝、李光弼等,原來那些地方都是大唐的領土。

隻可惜一場安史之亂之後,就全玩完了。

前唐時太宗和高宗兩朝,曆時二十五年,這才徹底征服高麗和百濟,耗費了大量的人和和財力,結果卻是又便宜了高麗人。在重新脫離大唐之後,高麗人利用大唐學到的文化和技術優勢,迅速征服了百濟和新羅,統一了半島。

李岌從蜀地巡視回到洛陽後,便是哪兒都沒去,就窩在皇宮裡,整天與張敬達、宋廷浩還有已經進入諮政院,退居二線的老將元行欽、夏魯奇等研究征服契丹的事情。結果劉江那廝有一回湊了進來,隨口說了一句:“為什麼不先從海路動手?先搞定高麗再從東往打,先易後難。”

結果李岌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讓眾人把原來的方案重倒了再重新商議。

氣得張敬達是長歎一聲,把手裡的小旗子扔在了沙盤上,一言不發。

這也難怪,樞密院搞了好幾個月的作戰計劃,讓劉江這廝這摻和,就全給攪黃了。

夏承廷這貨也不知道怎麼得到了這消息,從泉州跑回到了洛陽,然後就天天往皇宮裡跑,呆在這軍機參議處的作戰室裡,怎麼也不肯離開。

反正他臉皮也夠厚,李岌不發話攆他,彆人也拿他不啥好辦法。

樞密院對於遼東和高麗的地形做得很不準確,李岌看著彆扭,就命人做了一個新的,更大的遼東和半島沙盤送了過來,換下了那老沙盤桌。結果引來了一幫好奇心十分旺盛的老家夥們,搞得這作戰研究室裡一時人滿為患,十分熱鬨。

高麗的王城是開京,也就是後世談判時,位於三八線上的那個開城,舊都平壤成了西京。隻不過並不是前朝的延續,而是這後高麗王王建本身就是出身於鬆嶽城豪族,這開城是他的大本營。

這高麗王立國時間倒也是和後唐立國時期差不多。

李岌從外麵進來,見大家討論得熱鬨,便指著正在吹牛的夏承廷道:“高麗現在有多少兵馬?動員能力有多少?從海路進攻的話,哪些港口適合當作登陸地點?還有那幾條河流水文情況,能不能通航?整天呆在這整沒用的,還不趕緊把情報人員給派出去!”

夏承廷撓了撓頭:“陛下,這搜集情報的工作不都是歸密諜司管麼?”

“這水師要走向外洋,有些情報需要很專業的人員來做,比如港口情報、水文、潮汐等,所以將來成立海軍,這情報部門一定不能少。”李岌瞪了他一眼,“剛才吹個什麼牛,隻要兩萬水師就能平定高麗?!簡直是笑話,雄獅搏兔亦要儘全力,都像你這個樣子,成何體統!”

夏承廷隻能是低著腦袋挨訓,不過心裡還是有些不服氣:原來您還教過我們這打仗時能省力氣就省力氣,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

反正您是老大,咋說都是有理!

目前的高麗,開國君主王建病死,其子王武體弱多病,地方豪族紛紛割據自立,猶如一盤散沙,正是最為虛弱的時期。

李岌卻是看向張敬達:“先控製鴨綠水和大同江一帶,十萬兵馬可否夠用?”

張敬達道:“那一帶正好是契丹與高麗相接壤的邊地,兵馬並不多,要攻下來,也許隻三、五萬就足夠,但若是想要長期所有,恐怕得至少移民二十萬過去實行軍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