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五代興唐最新章節!
李岌在得到河中後,即令三萬餘河中軍遷往雲州、雲內一帶屯守,將守軍換作了自己的兵馬。又令何福進為河中府防禦使,崔源為河東府尹,一直到了四月上旬,這才還師晉陽。
那李從珂失了河中,知道自己為安重誨所陷害,回到洛陽後麵見李嗣源,自陳河中丟失的原因。李嗣源將信將疑,隻是令他在家等待,卻不加處置。
安重誨讓趙鳳等人彈劾李從珂失河中之罪,
李嗣源見了彈劾的奏折怒道:“我兒被人陷害,原委尚不清楚,你們就要急著把他置於死地嗎?”說著便氣衝衝地宣布散朝。
過了兩天,安重誨又再一次提出此事,並稱李從珂在河中時私自打造的兵器,顯然是有意謀反。李嗣源聽罷勃然大怒,指著安重誨憤然說道:“朕當年為軍中小校,窮困潦倒之時,全靠這個孩子燒石灰,拾馬糞來養家糊口,後來南征北戰,也多倚仗此子相助。沒有他,哪有孤的今天?難道孤當了這監國,竟然連自己的兒子都庇護不住了嗎?”
安重誨見李嗣源這次是真的動怒,也有些害怕,隻好悻悻退下。
不過李從珂畢竟丟了河中,李嗣源最終還是把李從珂罷官,令其在家中反省。
在處置了李從珂之後,安重誨雖然看似權勢滔天,可是卻讓李嗣源也對他失去了信任。安重誨又沒有什麼本事,沒有帶兵打過仗,手上也沒有兵馬,能夠有今天,全都仰仗當初勸李嗣源謀反,也得以信任和重用。
當李嗣源對他失去了信任後,就離死期不遠了。
……
東丹王耶律倍趁著春獵的機會,擺脫了耶律德光所派“護衛”的監視,在遼河口登上海船,算是逃離了契丹,投奔中原。
在海上他寫下了“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這首《海上詩,也算是傳諸後世的東西。
耶律倍從沽口上岸,受到了禮遇還是很高的。李岌命用鴻盧寺以國主的禮儀迎接他,其後在晉陽贈給他一處宅院,並遙領河中節度使。
耶律倍改名為李慕華,等於在晉陽安頓了下來。
由於東丹國無主,契丹國主耶律德光要先安定東丹國,暫時還是無暇來找李岌的麻煩。
李岌在回到晉陽後,讓其為屯田巡撫使,巡察各地屯田事宜。他在山北和雲州招募和安置了不少的契丹俘虜和逃戶,“人皇王”李慕華還是有一定安撫人心的作用,如此安排,也算是人儘其用。
……
為了保障血統延續的純正性,內廷使用閹人充作宦官的曆史在奴隸社會開始形成時就已經出現了。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這是一項古老的傳統。在戰國以前,閹人在宮廷中的地位是非常低的,雖然經常侍奉君主,但卻沒有任何權力,本身就是最為低賤的宮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