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戰國時期,隨著封建製度的形成,宮廷製度越來越完善,內廷規模擴大,閹人開始逐漸充任內廷官員,這就出現了宦官。因為宦者供奉於內廷,時常跟君主和後宮接觸,所以備受君主和後宮的信任,經常被委以重任。這個時期,宦官開始活躍起來,登上了曆史的舞台。其中秦國就出現了華夏曆史上最早的一位著名宦官。
一位叫嫪毐的內臣穢亂宮廷,與趙太後生下了兩個兒子,給了始皇帝莫大的羞辱。自這個家夥出現後,自始皇帝之後幾乎所有的帝王都對侍奉後宮的男子深懷戒心,逐漸形成了嚴格的管理製度。
秦始皇死後,宦官趙高與李斯合謀,擁立胡亥為帝,最終掌控了朝堂,“指鹿為馬”的故事就是趙高乾出來的。後世的大多數史家認定秦朝二世而亡,就是亡於這位宦官之手。
東漢亡於宦官與外戚,唐朝亡於宦官與世家,就連李岌這一世的便宜老爹莊宗李存勖實際上也是亡於宦官與伶人之手。實際上在華夏曆史上,像原來河東監軍張承業這樣有操守的宦官是少之又少。
李岌並不排斥使用宦官,有時候他會覺得自己和晉陽宮的大太監張樞都是與這個世界想隔絕的一類人,他是在思想上的,而張樞則是因為身體的原因。
他以商會為班底所組建的三個並行的情報係統所得到的情報最終都會在這位晉陽宮監的手裡進行彙總,有些東西張樞能夠自行處理,而有些情報則需要彙總後向皇帝請求報告。
晉陽宮依山而建,夏季避暑的行宮實際上是建在二龍山上的,北齊高家信奉佛教,在二龍山上還開鑿了不少的石窟,在洞窟內還有各種各樣,千姿百態的佛像。站在龍脊峰上的觀雲閣裡,能清晰地俯視晉陽宮的全貌。
這裡是整個晉陽宮,乃至整個晉陽的最高點。
這座位於山頂三層樓閣進行了重新翻蓋,外表看來好像是還是木質結構,實際上內部承辦結構已經換成了鋼筋混凝土。這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牆體中空,在冬天采用了西式的壁爐來采暖。
由於位於山頂,樓閣的頂上還安裝了避雷裝置。
任圜在李岌大婚前來到晉陽,隨後接替張憲主任宰相,而張憲則換到了中門令的職務。他是一個追求實用的人,在接手宰相這個位置之後,就希望裁減官吏,節約開支。
這正好與李岌的設想相反。
在與任圜討論了一個上午,李岌才終於說服任圜接受了自己的觀念,就是越龐大的官吏隊伍,越能保證國家的穩定和政令的暢通與執行。當然,任圜最終接受他的意見,並不是因為想通了這點,而是發現李岌治下的太原府、雁門、雲州和山北,財賦收入在養軍之餘,足夠養活兩萬多人的官吏,而且還有富裕。
任圜有些搞不明白為什麼田賦沒有增加,但各地的財賦收入會有如此大的提升。
李岌建議他多深入到各地的工坊、商鋪和屯田衛所去轉轉,就能弄明白了。
結果老家夥一言不發,拱了拱手就告退離開。
等任圜一走,張樞的身影就跟幽靈一樣從屏風後麵轉了出來。
“從春天開始,北地草原的情況有些異常!”他來到李岌身側,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