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又一個大窟窿(2 / 2)

至此,平叛戰役全麵失敗不說,後院起火,波及成都、渝州兩府,以及周邊十二縣。據統計,逃進山的亂民萬餘人,該事變造成死傷二十萬餘,其中官紳及親屬,死傷逾八萬。可以說沉重的打擊了四川官府。

也就是說,前前後後折騰了大半年,情況比以前更糟糕了。以前還說能憑借四川一個省,供給平叛大軍,現在養活自己都勉強,無餘力進攻了。

“前後兩次,朝廷撥款二百萬兩,可謂對地方的難處極致體諒了,四川那幫官員,就為了一點糧草,就能逼反二府之地。可見是何等敲骨吸髓之剝削,百姓不至生計全無,豈會生亂?”還以為承輝帝腦子非常的清醒,一語道破真相。沒曾想,又拿起一份密奏遞給賈璉。

接過一看頓時無語,龍禁尉的統計數據,事發前,成都一地,周邊各縣,發生了數百起官紳勾結,奪人田產,霸人妻女的案子。有明確證據的,三十餘女子不堪受辱上吊或投河自儘。渝州那邊暫時沒有數據,但是肯定也不會好哪裡去。

“好家夥,整個四川,現在就是一個炸藥桶啊。夏公這次真的要辛苦了!”賈璉忍不住開了嘲諷,絲毫不掩飾他的厭惡。

“夏守忠希望你帶兵入川,彆人他信不過。”承輝帝的地圖終於走完了。

賈璉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一句:“四川按察使呢?事先一點消息都沒有麼?”

“多虧夏守忠留住了五百神機營,才有出手能力,目前三司無恙。總督、巡撫已經被牛繼宗扣押,正式文書還要兩天才到,卿願意去麼?”

麵對這個問題,賈璉的回答是很明確的:“陛下,四川的局麵不是去某個大臣就能改變的,而是朝廷具體的應對政策。微臣建議,牛繼宗總領四川軍事,另選能臣要員奔赴四川坐鎮,眼下的情況,必須要德高望重的大臣才能壓得住局麵。微臣倒是不怕辛苦,但去了真沒啥大用。”

承輝帝還是不甘心,追問一句:“大小金川呢?”

賈璉歎息道:“相關的戰略戰術,微臣早就說的很清楚了,圍困斷絕其物資輸入,就地征募熟悉地形敢戰之士,加強情報收集,等待合適的機會再行雷霆一擊。當務之急,還是穩住四川局麵,這些都可以往後放一放。”

承輝帝知道賈璉說的有道理,因為以前說的一一應驗了,這就不是能著急的事情,可惜當初沒聽他的,現在賈璉態度不變,強按牛喝水不行。

看著承輝帝的表情,賈璉又道:“陛下,如今不僅僅是四川一省,仔細回望,這幾年的民變次數不少了,每次規模都不小。”

承輝帝聽罷語氣沉重,點點頭:“是啊,朕近乎有王朝末年之感。”

賈璉語氣沉悶道:“百姓有怨氣,不平息是不可能長治久安的。以宣化、張家口等縣為例子,賊寇去後,百姓返回,家沒了,地不然也沒了。巡視組不能吃閒飯,趕緊派出去看看,發現問題必須得到妥善解決,安撫好百姓才是正經。”

承輝帝臉色陰沉的不說話,賈璉見狀也識趣的閉嘴,免得繼續挑逗皇帝的神經。

過了至少半個小時後,承輝帝才開口問:“朕該如何是好?”

賈璉這才意識到,一向有儘在掌握中自信的承輝帝,居然不自信了。

這可不行啊陛下,您要是亂了方寸,我這前期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賈璉趕緊給皇帝找回自信:“陛下,目前朝廷大局穩定,國家軍政財務整體向好。隻要堅持此前的政策,下決心整肅貪腐,一切自然都會好的。如果因此姑息地方官紳,反倒會讓民變越演愈烈。恕臣直言,官紳可沒有造反的膽子,反倒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才會奮起反抗。古往今來,莫不如是。所以,派遣合適的官員,調遣精銳入川是第一部,如何安撫地方,朝廷必須有明確的政策。”

“嗯,卿言之有理。”承輝帝又陷入了沉默中,看的出來,他對當初竭力保全四川總督、巡撫的內閣諸公,已經沒有太多信任了。所以才要先問一問賈璉,結合建議,事先做出一個基本應對策略來。

其實承輝帝也不想讓賈璉去四川,因為遼東的事情沒解決,手裡的第一打手不能離開。

“嶽齊去四川任總督,可否?”承輝帝這是語出驚人,給賈璉乾停電了。

不是,嶽齊是武將啊,自太上皇以來,哪有武將出任地方總督的先例呢?

我知道您要搞點震撼的動靜,不知道你能搞出這麼大的動靜啊。

見賈璉不語,承輝帝再問:“嶽齊出任兵部尚書如何?”

賈璉都麻了,現在總算知道,為何保守派說激進派太保守了。

“嶽將軍統製京營,不可擅離。陛下還是另選賢能吧!唯一要注意的,必須是個行事狠辣,下的去手,資曆足夠的大臣,方可總督四川。”賈璉覺得,不能放任承輝帝搞的太激進了,趕緊給他降溫。

一番話還是起效果了,承輝帝冷靜下來後,覺得自己確實有點衝動了。這國家爛的事實,他早就知道了,所以才要改變。

“卿先回去,朕需好好想想。”承輝帝示意賈璉退下,一個人坐在桌子前發呆一會後,讓裘世安去吏部,拿各地總督、巡撫、布政使的名單。

出了宮的賈璉,真是無語至極,四川搞成這樣,彆的不說,剛剛好轉沒一年的國家財政,又要出問題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