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寅時。
天還未亮,本該酣眠的建京城,不時有爆竹的聲響和亮光,如流星墜地,滿城結彩,家家戶戶都在圍爐守歲,慶賀新年。
光亮沒有照到建京城東南角的荒寺。
這兒是舊宮遺址,地高林密,此時星月皆隱,北風宛如鬼哭,朽敗的屋簷簌簌落雪。
荒寺枯井之中,傳出木頭撞擊枯井石壁的輕響。
一個高大人影從朽敗的井沿踩出,濃烈的血腥味頃刻在冰冷的空氣中彌漫開。
雪冷的氣息代替了鼻間的血腥味,宋觀穹望向墨黑、躁動不安的天空。
北風刮著麵皮,剛從廝殺中掙脫的人,眼睛還近乎野獸一般,壓不下濃重殺意。
腳下枯井之內,那些精心豢養的殺手,已堆成屍山,流成血河,又在屍冷之後,滴血成冰。
黑衣緊貼在挺拔驍健的身體上,隨著呼吸起伏,宋觀穹執著的劍,已砍卷了刃,血將手和劍柄粘連在了一起,整個人幾乎是從血池裡撈出來一樣。
夜色將一切悚目的東西都掩藏了。
濃腥的血從臉上滑落,才能勉強看清底下冷白的膚色,和一雙冰冷到近乎失去人味的眼睛。
候在一旁的手下無聲上前,捧起一塊乾淨的布帛。
宋觀穹抬手,鬆開,身份令牌嘩啦啦落下,堆滿了布帛。
那些名字上也都沾著血。
殺了幾個人,就有幾塊牌子,都要送進宮裡去過目。
手下包起布帛,轉身消失在夜色之中。
另有一人收起垂下枯井的繩梯,又帶著黑影般的暗衛,井然有序、無聲地將枯井填平。這麼多殺手在元日的建京城內死得無聲無息,從這世間徹底消失。
雪越下越大,呼呼風聲和呼吸聲充斥耳膜,雪花從黑暗裡無端飛出,撲在宋觀穹麵上。
重重風雪之後,一盞防風燈籠螢蟲一樣飄搖,忽明忽暗。
近山縱然心有準備,見到世子的模樣,還是被那濃濃的殺氣駭住,心臟跟著緊縮了一下。
暖黃燈籠照見方寸之地,黑衣上濕漉漉的光澤清晰可見。
血浸透了世子那一身切如皮膚的犀甲黑衣,大雪甫一落下,宛如黑色山石被冷雪覆蓋,愈顯嶙峋猙獰,而宋觀穹腳下,慢慢湧開一朵血花。
不知那衣裳究竟浸透了多少鮮血。
今夜大雪,正好省了收拾的功夫,在天亮之前,會將這一切殺孽覆蓋乾淨。
雪水終於洗淨了些宋觀穹的臉,像褪去顏色的素坯,五官宛如天人。
分明是一幅好皮囊,看在近山眼裡隻有心驚肉跳。
世子確實擔得起聖人看重,可這代價也是巨大。
兩年的錘煉,讓他的氣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夜更是以身做餌,獨自在井中殺了幾十個精心豢養的殺手,說是殺神在世亦不為過。
近山咽了咽口水,握緊燈籠才敢上前,“主子,客院有消息。”
北風愈發狂暴,聲嘶力竭地翻覆整個世界,近山說完話,還擔心世子聽不清自己的聲音。
但宋觀穹聽到了。
眼瞼輕顫了一下,像給冰冷的人俑吹進了一絲活氣,溫柔頃刻自那雙眼眸流瀉而出,若明湖之上,水光瀲灩,雨色空濛。
轉眼之間,宋觀穹從那個渾身煞氣的殺神,又變回了溫雅端方的公子。
終於能看到點“漱冰濯雪,逸氣超群”的影子。
“母親帶她出門了?”
“是,去的安德寺。”
近山將傘撐在世子頭頂遮雪,候著他吩咐。
宋觀穹卻隻自言自語了一句,“今夜的煙火聲太吵了,擾她清夢,不該起那麼早。”
說罷,推開近山舉傘的手,舉步走出荒寺。
天已經快亮了,宋觀穹沒有立刻往安德寺去,而是去了一處彆院。
彆院中有一眼冷泉,寒氣氤氳。
將身上的犀甲黑衣脫去,清臒素白的身體沒入冷泉之中,連同腹側那道傷口一起浸在冰寒刺骨的水中,洗去一身的血腥味。
冰水讓痛覺麻痹,宋觀穹深深吐出一口氣,腹肌起伏下,鮮血湧得更快。
近水不敢勸阻,隻能守在外麵。
直到天蒙蒙亮,能看見遠山的淡影,冷泉那邊才傳出了起身的響動。
世子走近,從他舉著的托盤上拿起乾燥的衣裳。
近水愈發低著頭,視線之內隻能看見宋觀穹的手,那指尖都散著絲絲寒氣,不像活人。
起身時,世子已經穿戴一新,那麵容卻不冷,淡青天色下一身蒼葭色暗紋窄袖圓領袍,蹀躞束出一攏窄腰,披攏著大氅,長身玉立,氣質溫然,濯濯君子之姿。
身上的血腥味也換成了微苦藥味。
宋觀穹不再耽擱,出了彆院立即上馬,兩個隨從——近山近水緊隨其後。
雞鳴之時,三匹馬過毓光門,經升通、新昌、常樂三坊,馬蹄踩在結冰的淺坑中,響起踏碎鏡子的聲音。
再過一個道政坊就到安德寺了,就算是兩個隨從,也感覺得到世子的迫切。
是那種不顯在麵上,但整個心神已經奔到了安德寺去的迫切。
接連幾次,都是近水提醒世子該跟偶遇的官員打招呼。
放在從前,是根本不會出現在世子身上的疏漏。
就在他們以為就要這樣一氣到安德寺時,宋觀穹卻勒住了韁繩。
他拐道進了東市的坊門。
開坊的鑼鼓已經敲過一刻鐘,天南海北的行商們彙聚的東市裡人聲鼎沸,摩肩接踵,人尚難走,況且是騎馬。
近山實在不明白,世子分明一臉望眼欲穿,為何突然繞進擁擠的東市裡去,耽誤路程。
裡麵狹窄不好行馬,難道世子要臨時備禮才好過去?可分明在升通坊,就已經讓他提了一個清風樓的食盒。
他疑惑道:“世子,既然趕時間,為何不繞開東市?”
坊外街道開闊少人,能更快抵達西越侯府。宋觀穹隻看了他一眼,沒有開口。
近水道:“跟著就好,不要多問。”
近山閉緊了嘴。
然而宋觀穹穿過東市,真的隻是穿過東市而已。
什麼都沒有帶,馬匹如預想的,在其中不好行進,經過所費的時間比剛剛經過三個坊還多。
—
定國公府的馬車終於到了安德寺中。
知客僧將來客迎進寺中,登上了講經台旁的小樓。
不少官眷已經早早到了,每個座之間都用屏風隔著,瓷瓶上還插了新剪的寒梅,安德寺招待官眷一向周到細致。
最中間的位置當然留給了定國公夫人,夏訴霜和項箐葵被安排在了最旁邊的位置上。
大雪剛歇,風尤凜冽。
定國公夫人知道項箐葵來了,也沒有多招呼一聲,見她和師父坐在角落也不在意。
項箐葵雖出身侯府,卻鮮少待在建京,不重規矩,但見定國公夫人這般怠慢自己的師父,有些不快。
她不喜定國公夫人,總覺得她眼高於頂,除了皇室宗親,誰都不放在眼裡。
不過誰讓她就是嫁了一個有本事的好夫婿,兒子也成器,定國公府的尊榮讓她一個人享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