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康帝自從上了年紀,越發注重名聲,凡事都以寬仁為本,舊年一位跟隨長康帝當年的老臣貪汙數十萬兩白銀,長康帝都沒有將他處死,僅僅隻是革職而已。
因長康帝的縱容,吏治越發腐敗,官場中貪賄成風,一片烏煙瘴氣。
不提如今各處糧食短缺,便是真籌到了賑災糧食,能有十一二到百姓手上都是奇跡了。
隻是他人微言輕,再如何著急也沒辦法,被楊倫安慰了一通,無奈回到家中。
王珣隻當朝廷會想辦法應對糧價飛漲的問題,誰知糧價不降反升,而且不知是何處走漏了風聲,許多人都知道了江南洪災之事,開始大肆囤積糧食,短短數日米價便漲到了五十多文一斤,這還是朝廷極力控製的結果。
接著山西大旱,莊稼顆粒無收,京城附近的難民越來越多,城中也有不少人趁亂生事,□□燒,一時人人自危。
好在朝廷很快反應過來,將流民都安置下來,施粥建棚,五城兵馬司也將鬨事的一乾人等都抓了起來,加派人手日夜巡守,京城才勉強恢複平靜。
隻是人人都感覺到了平靜下暗潮洶湧,時刻都繃緊了弦。
如今王珣也不去國子監上學了,隻在家中溫書。
這日,王珣正在計算家中的糧食情況,忽然接到楊倫打發人送來的消息,山西的許多流民都集結往京城湧來,京城隻怕要生變,叫他多留心。
王珣大驚,急忙召集家人,將事情告知。
眾人聽了都齊齊變色。
狗兒雙眉緊鎖,道:“看來咱們先前預料的不錯,今年果然不太平,之前江南鬨洪澇,如今又出現這許多流民,若是解決不了糧食的問題,隻怕京城也要出亂子。”
劉姥姥顫聲道:“若是那些流民真跑到京裡來,咱們怎麼辦?”
劉姥姥是經曆過饑荒年代的,最可怕的不是缺糧,而是隨之而來的動亂與瘟疫。
劉氏也白著臉道:“咱們要不要先回村裡?”
一旦流民衝擊京城,最先遭殃的便是他們這些平民百姓。
黛玉一直沉吟不語,此時方道:“依我看還是待在城中的好,畢竟是這裡是天子腳下,京畿重地,有十幾萬大軍戍守,便是流民集結,也決計衝不破城防。”
王珣也點頭道:“姐姐說的不錯,與村裡相比,這裡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狗兒也讚同兩人的意見,道:“橫豎咱們地窖裡還有好些糧食,咱們一家足夠吃了,與其回村裡,倒不如就留在城裡。”
舊年為了預防災荒,狗兒早早便屯下了許多米糧,黛玉莊子上的出息的也都沒有賣,不提鄉下藏的那幾千石糧食,單這座宅子的地窖裡便有八百多石米麵,夠他們一家吃五六年了。
當下商議妥當,眾人都決定留在城中,不過狗兒擔心村裡,還是打發人送了消息回去。
這幾年村裡日子過得甚是富裕,各家都有糧食,倒不必擔心會缺糧,隻是要提防流民。
黛玉回到房中,想起巧姐,吩咐鴛鴦:“收拾些米糧菜蔬,悄悄給巧姐小紅她們送去。”
如今賈璉尚在金陵未歸,不過巧姐平兒住在小紅夫妻隔壁,又有倪二王短腿等一乾地頭蛇照應,安全倒不需擔心,隻是如今米糧短缺,他們隻怕也過得緊巴巴的。
鴛鴦答應著,依言收拾了二百斤白米,二百斤細麵,六隻風雞風鴨,一百個雞蛋,兩條火腿,二十斤臘肉,二十條熏魚,一隻新鮮豬後腿,悄悄送了過去。
不是黛玉小氣,而是送的多了太過打眼,隻會給他們惹來禍患,這些足夠支撐他們一段時日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4-28 02:23:33~2021-04-28 23:58:3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一蓑煙雨任平生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