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翰林見了王珣,想起當初妻子不允親事,心裡著實後悔,隻是時過境遷,當初已得罪了對方,後悔已無益,結親之事也沒臉再提起。
翰林掌院潘嵩卻著實喜歡王珣,他家中正有一幼女,年方十五,生的才貌雙全,尚未許人,如今見了王珣,便動了結親之意。
除了潘嵩,還有幾家侯門公府亦看上了王珣,不過許的多是旁支女兒。
此外還有不少人家,或是直接請媒婆上門提親,或是拐彎抹角托親友幫忙,劉氏都快挑花了眼,費了好一番功夫仔細打聽,才選出了根基門第人品都極好的五家,隻等王珣看過後再拿主意。
王珣三天兩頭被劉氏逼著相親,不堪其擾,乾脆躲到了老師楊倫家中。
楊倫得知原委後大笑了一回,半日才勉強止住,笑道:“你這樣躲著不是常法,還是早些定下來才好。”
王珣悶悶道:“我也知道,隻是這成親是一輩子的事,我連對方是什麼樣的人都不知道,總不能草率決定。”
楊倫素來知道這個學生有些離經叛道的想法,聞言歎氣道:“婚姻大事曆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爹娘並沒有擅自定下,而是先問你的意思,已經十分難得了。”
王珣也知道這個時代盲婚啞嫁才是正常,隻是他到底是經曆了後世的自由戀愛的熏陶,無論如何也下不了決心娶一個陌生女子。
楊倫見他沉默不語,搖了搖頭,提醒道:“你的婚事最好儘快定下,不然遲了隻怕不妥。”
王珣聞言一怔,道:“這又有什麼緣故?”
楊倫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道:“前日承恩公與忠勇侯皆向我打聽你的親事,言語中有結親之意,暫時被我搪塞過去了,隻是若你遲遲未定,隻怕擋不了多久。”
承恩公府與忠勇侯府背後站著的可是三皇子與五皇子。
王珣更是不解,道:“我不過一寒門小子,便是中了探花,對他們這樣的世家大族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怎麼會看得上我?”
楊倫聞言古怪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道:“你難道不知道自己現在的分量?”
王珣茫然搖頭。
楊倫哭笑不得,長歎了口氣,提點道:“你不會以為你這些年做的事能瞞得過人罷?雖然你行事隱秘,但自從你中了探花,你的所有過往在那些世家大族眼中都已不是秘密,不論是小小年紀白手起家掙下偌大家業,還是為朝廷出謀劃策,建立北疆的羊毛織坊,都已入了大家的眼。
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本事,偏又出身清白,與任何一方勢力都沒有牽扯,陛下又擺明了看重你,說這樣的助力,你說誰會不想要?”
還有一點他沒說,幾位皇子一直希望將他拉攏到麾下,王珣身為他的弟子,又有這樣的才華,他們自然不會放過,而聯姻就是最好的手段。
王珣也不是傻瓜,楊倫都說的這樣清楚了,他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頓時有些頭痛,萬萬沒想到他的婚事竟被弄成這樣複雜的局麵。
隻是不論如何,他都不想卷入儲爭之中去,曆朝曆代奪嫡之爭無不是血流成河,這從龍之功可沒那麼容易掙,輕則丟官棄職,重則喪命,甚至累及家小,即便成功了,還有可能兔死狗烹。
因此他對所謂的從龍之功他一點興趣都沒有,況且如今長康帝尚在,他若真迫不及待站了隊,簡直就是明晃晃找死。
想到此處,王珣不由皺起了眉頭,道:“先生,我該怎麼做?”
三皇子他們既然選中了他,絕不會輕易放過。
楊倫見他想明白了,讚許的點了點頭,道:“你早些定下親事,最好是家族人口簡單,清而不貴的人家,不要與任何一方勢力有牽扯,如此一來即便拉攏不成,三皇子他們也放心。
在翰林院內也隻需做好分內之事,其他的也不必太過擔心,隻要謹言慎行,彆人也抓不到你的把柄。
從今以後,你隻要記住一句話,你效忠的人是聖上,你的一言一行,聖上都會看在眼裡。”
王珣聞言,低頭沉思許久,漸漸明悟過來,點頭道:“先生放心,我明白了。”
作者有話要說: 注:借鑒了曹公原著第七十九回
感謝在2021-06-08 23:35:02~2021-06-09 22:19: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東方雲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