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自有製度,統兵大將通常都會主動擔任後勤的職責,為的就是不用軍糧這種因素來掣肘主將。 可司馬懿惱火的是,曹叡雖然給了他兵權,卻又沒有全給。 隴縣如今聚集了士兵將近十五萬,可所有的糧食軍需卻要通過雍州刺史郭淮那裡進行供應。 郭淮何許人也,那是在諸葛亮手上也能憑借上邽一座城池就硬抗了一個多月的猛人,而且忠於王室,司馬懿想從他手上討到什麼好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也難怪司馬懿如此惱火,曹丕活著的時候,就防著他,什麼“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說得好聽,好像真拿自己當輔政重臣一樣,實際上卻一點兵權的邊都不讓自己碰。 到了曹叡這一代,迫於形勢,讓自己獲得了一些兵權,可輜重糧草之權卻依舊在曹叡手上,沒有糧草,這個兵權要來有什麼用? 司馬懿怔怔的站在台階上,他知道曹家三代都在防自己,卻沒有想到曹魏如今有大變,卻依舊這樣防著自己。 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也替自己的父親鳴不平! “曹叡欺人太甚!哪有統兵大將沒有糧草之權的!” 司馬師高聲叫了出來! 司馬懿眼睛一瞪:“師兒,慎言!” 司馬昭卻隻是微微一笑:“父親,這是大喜事,父親為何要如此煩惱?” 司馬懿眼神一凜,神色卻緩和了許多,問道:“我兒為何如此說?” 司馬昭輕笑一聲:“父親,如今大魏之中,能統大軍出征者尚有幾人?且讓曹叡防備,可到了無人可用之時,父親以為曹叡是會眼看大魏為蜀漢所滅,還是繼續讓父親領兵?隻要父親手上有兵權,就是我司馬家邁出的第一步,兒子如何敢不為父親賀!” 司馬懿聞言大笑:“還是我兒看得明白!” 他早已經想明白了這一點,剛才來的那一出,無非是給曹叡看的。 如今司馬昭將其中關鍵揭破,他非但不惱,反而很是欣喜,司馬家後繼有人! 父子三人正在說話,卻見一名信使風塵仆仆的走了進來,將一封文書遞到了司馬懿的麵前。 “驃騎大將軍,這是中軍大將軍送來的文書,請大將軍一觀!” 司馬懿正了正神色,接過文書,展開一看,好半晌,司馬懿才長吐了一口濁氣。 “沒想到,我大魏還有如此忠臣!” 司馬懿將文書給司馬兄弟看,司馬兄弟看完,原來是曹真收到了隴海郡的密報,隴海太守遊楚要行反叛之事,想要與曹真約定進兵! 司馬師看完之後大喜:“機會來了,有遊楚做內應,我們派遣人馬去守隴海,既可切斷諸葛亮的退路,又可東西夾擊魏延,此計若成,我大魏就能收回雍涼之地!” 司馬懿卻歎了一口氣,微微的搖了搖頭:“此計成不了!” 司馬兄弟皆是一驚,司馬師開口問道:“父親何出此言?” 司馬懿抬頭看天:“諸葛亮讓遊楚當隴海郡太守,一方麵是借遊楚安定隴海民心,另一方麵卻是要借此看看遊楚到底是不是誠心歸順,不然為何諸葛亮大軍開拔,馬謖卻去了隴海?我料想有馬謖坐鎮隴海,莫說遊楚之計不能成,怕是遊楚的性命也保不住了!” 此言一出,司馬兄弟都沉默了。 司馬師還有些不甘心:“父親,要不咱們還是派些人過去,若是真成了呢?” 司馬懿麵色卻沉了下來。 “派人過去?派多少人過去?人多了魏延就知道了,人少不頂用!莫要讓將士們再做此無益之舉!” 他不再理會司馬師,而是對那信使說道:“請回報大將軍,此事我已知道,自會安排。” 信使也不多話,轉身就要走,卻被司馬懿攔住。 “對了,大將軍近況如何,身體可曾康健?” 那信使不疑有他,應聲答道:“大將軍前日吐血昏迷,這幾日雖然清醒,可身體尚未恢複,不良於行。” 司馬懿點點頭,揮揮手,讓信使離開。 司馬昭卻是眼睛一亮:“父親,曹真活不久了!” 司馬懿臉上閃出一絲喜色,卻又隱藏了起來。 “不可胡言,大將軍乃我大魏中流砥柱,總歸是要好起來的!” …… 涼州、武威郡。 諸葛亮討伐涼州已儘全功,張掖郡的太守畢竟沒有郭淮的本事,堅守了不過十天就繳械投降。 涼州一定,諸葛亮表馬岱為鎮西將軍、涼州刺史,鎮守涼州,又調費禕為涼州彆駕、武威太守,治理涼州民政。 這次北伐,蜀漢獲得了隴右人口三萬戶,涼州人口九萬戶,雖然得到的人口並不算多,可對於隻有二十萬戶的蜀漢人口來說,已經是個大數字了! 更不用說,攻占涼州讓蜀漢獲得了組建騎兵部隊的能力,更打通了絲綢之路,隻要能將隴右和涼州徹底消化,複興大漢就再也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真正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所以這幾日諸葛亮都挺高興的,就連一直在諸葛亮身邊的薑維都能感受到諸葛亮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悅。 隻是這種喜悅,在諸葛亮接到一封隴海傳來的文書後,徹底從諸葛亮臉上消失了。 薑維看著諸葛亮翻來覆去的看著那封文書,心中不免疑惑,這封文書中究竟寫了些什麼,能讓諸葛亮如此難受。 過了好半晌,諸葛亮才將文書放下,長歎了一口氣。 “伯約,你也看看!” 薑維小心翼翼的拿起文書看了起來,看完之後卻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丞相,若不是馬參軍及時出手,將遊楚拿下,恐怕我等歸路一斷,這涼州怕也要複叛了!” 諸葛亮卻是苦笑了一聲,微微的搖了搖頭。 “伯約,遊楚反叛,我早有預料,若是反了,反手平了也就是了,算不得什麼大事,我所憂心者,乃是幼常所提的這個攤丁入畝之策!”“攤丁入畝?”薑維又再次看了看文書,這才明白諸葛亮為何是這樣一個狀態。 “此策不是良策麼?若是馬參軍果能在隴海實行此策,大漢複興有望啊!” 可諸葛亮聞言卻又是一聲苦笑:“我就怕幼常真的實行此策,會死無葬身之地!” 薑維一震,不過就是一項天賦政策而已,如何會要了馬謖的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