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裝當知縣》全本免費閱讀
時逢君一到,書院事務便有了著落,安蘊秀也好著力敦促農桑照應商賈。眾人聽說又從京城來了個先生,都很歡喜。
而時逢君事務纏身,整日埋頭公乾,也沒功夫再傷春悲秋。一時間,奉山縣齊心協力搞建設的風氣大盛,氣象一派欣欣向榮。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工程,便是那條石子路,於日前竣工了。
“以工代賑,自古以來的良方。”時逢君點點頭,“不知道鋪這條路,消化了多少流民?”
“十之有一?”安蘊秀不是很確定,“鋪路期間,他們得到的工錢倒是能顧住吃喝。可你也知道,一條石子路實在算不上什麼大工程,作用有限也是意料之中。”
梅成在一邊插嘴道:“那就多鋪幾條?”
若是一條路能解決十分之一的流民問題,鋪十條不就夠了嘛,有什麼好擔心的?
時逢君道:“梅成兄弟有所不知,單一的堆砌費時費力,過後還會有重複、冗雜等問題,並不是最佳解法。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從來都是事半功倍的法子。”
“天底下真有這種法子嘛?”梅成不太相信,“可要是搞什麼精巧複雜的工程,奉山縣現在也整不來吧?”
“當然得是能整來的工程了,這樣的法子,當然有。”
時逢君指指安蘊秀,笑道:“咱們的安知縣,不就是把長在荒郊野地的山茶,賣出了八十兩銀的天價嗎?”
要是老老實實種田,這八十兩銀子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攢下,而知縣稍稍運作,原本一文不名的茶葉轉眼就翻了好幾百倍。果真是低投入高盈利,也怪不得說隻有這樣的法子才能解決問題。
梅成若有所思,心道果然還是你們會。
“照你這麼說,我還真想到了個法子。”這邊安蘊秀誇張地拱拱手,應承下這句誇讚。轉而對時逢君道,“不過這事還得時先生幫忙。書院的那些孩子,可有識夠一百個字?”
時逢君點點頭,略一沉吟,有些知道她的法子是什麼了。
石子路說白了是便利出行用的,不算特彆寬敞,也實在沒什麼與眾不同之處。若要使它效用更大惠及參與工程的流民,那必得是聲名大於實用功能才行。
安蘊秀第一時間想的就是打廣告,自己現在在奉山縣尚算得敬重,複刻一下荒山茶的套路應該不算難。而且時逢君自來到這裡就兢兢業業地操持著書齋,安蘊秀有意展示他的功勞,也好令他暫卻心結更加融入這裡。
更何況,鋪墊了這麼久,也該褪下講故事聽故事的這層皮,辦些真正的教育了。
故而她放出風聲,要給書院來個掛牌儀式。同時,各州各縣的童生試也要開始了,自己將親自帶領眾人,去參與第一關縣試。
如今天氣漸熱,安蘊秀衣服依舊穿得一絲不苟,這天更是打扮得莊重,帶領著認了字的小童、曾在外縣求學的學生和幾位屢試不第的讀書人,踏上了剛剛修好的那條平整的石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