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太守張羨,帶兵一萬
其餘一些地方官員、豪強、名人望族。
劉度:5000、金旋:3000、趙範:3000、韓玄:3000、蔡瑁:2000、張允:2000、黃祖:2000……
外加一些新招兵士以及收編招降的隊伍,聯軍可戰之兵九萬人。
“父親,上蔡一戰,不少將士受傷流血,傷口爛瘍,孩兒覺得還是休整一下,再做定奪。”
徐璆看著自己的兒子,說道:“勣兒,前線戰事緊急,如今,上蔡城破,隻要拿下定潁城,我軍將高枕無憂。古人常雲一鼓作氣,如今更應該成順風之勢,隻要拿下定潁,可以借助潕水作為天然防禦,還能進一步威脅潁川大戰的項燕,這豈不是一舉兩得之事。”
勣兒,徐勣,不是徐世勣又是誰呢?徐世勣字懋功。
他早年投身翟讓領導的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元老,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大破東突厥、定高句麗國。
他出將入相,功勳卓著,被朝廷倚為乾城,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徐勣從軍近六十年,與衛國公李靖並稱。在長期戰爭實踐中,他起家於綠林草莽瓦崗寨勢力,之後為唐朝開國和衛國拓邊事業常備了後人津津樂道。
寫兵略,著醫書,入武廟十哲,善思多才,臨危守義,知人善任,重情重義。
徐勣這時候,還是早期的他,沒有之後的老成持重,即使現在的他軍事天賦出眾,但在一些方麵還顯得有些稚嫩。
於是,稍微提醒了幾句後,便退出營帳,可即使如此,徐勣也知道父親說的有道理,拿下城池,鞏固地勢再休息不晚。
但心中也是惶惶的,想到這裡徐勣管不了那麼多了,決定留一殺作為後手,防患未然。
徐勣自家有養門中客,有自己的部曲私兵,全部召集過來500人左右,吩咐下去後,徐勣心中的危機感不但沒消,還有一種無力的感覺。
徐勣把了一下自己的手脈,懷疑自己是不是,剛才是不是在父親麵前太過焦躁,激起了病症了?還是自己太過疑慮?
當徐勣再次抬頭,繞了營帳走了一圈,最後巡視看過各軍營情況後,解衣而睡,早些休息。
走了武陵軍營時,徐勣碰到蔡澤,蔡軍師抬頭望向明月,隨後,兩人移動目光,相互望去。
徐勣心中抱有懷疑:“可否請教?先生名諱。”(徐勣:這人怎麼會和我一樣躊躇閒逛?倒要盤問一番,萬一是奸細或者是……)
蔡澤心裡想著試探:“小生,是武陵太守蕭駿賬下客,不知可是刺史徐孟玉親族之人?”(蔡澤:主公明明吩咐過,若是軍中出現變數,應當立即傳信與他,再勸說徐刺史。話說這人長的怎麼這麼像……)
徐勣也好好核實了一番,見沒有問題,於是自報家門道:“家父便是徐孟玉,天色已晚,先生為何出帳閒逛?”
蔡澤見他身穿甲裝,腰懸利劍。心想:“此人是行武中人,想我蔡澤,才高博學,如今更是無名無份。若如實相告,恐遭他看輕。”
蔡澤於是依山傍勢先報山門,用於解釋,說是自家主公蕭駿傳來消息,他自己聽說後,感歎裡麵的內容,屬實讓人一喜一憂。
喜的是前線破敵,憂的是危機將至。
前線戰報,徐勣一來也能接觸,對於這個未曾謀麵的蕭駿,倒是有些許興趣,至少能力方麵現在毋庸置疑。
徐勣再詳細聽了一下這個憂,差點沒相互稱知己,畢竟查敵備戰,先見之明,這點若用的好,能儘最大程度上能夠料敵先機挽救軍隊的生命。
蔡澤、徐勣二人相互詢問,獲得解答,到最後達成共識,歡喜離開。
第二天
武陵軍剩餘的兵眾六千人,被召集了起來,協助徐勣,用於進行備戰的各項事宜。
蕭駿帶來的軍隊,這6千多人是武陵軍的中堅以及精銳力量。不僅戰鬥力強,還聽話便於管理。其突出能力特點是:能適應各種窮山惡水的艱苦戰鬥環境。
蕭駿留下的人物留蔡澤,曹彬,折繼閔,折繼世,羅士信,姚興、蕭紅……應對突發情況。
其中羅士信,姚興、蕭紅三人,就是蕭駿就是為了應付項羽準備的。
後方又有賢臣如李允則、蘇則、滕宗諒、匡衡等……負責戰場情報信息、保證軍隊後勤……,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