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亂七八糟的傳言中,十有八九都顯得很扯淡。
但卻依舊有人相信,尤其是隨著羅浮在論道之日的言論逐漸傳出來後,相信這種傳言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實在是,捫心自問,諸子百家之中,那些純粹的理想主義者門自詡,就算是自己換成儒家掌門,在得知了亂世終於有了終結的可能,知曉了三世說中,據亂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也會心滿意足的,將儒家掌門之位,傳授給羅浮,簡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小聖賢莊這一日論道所掀起的波瀾來,隨著論道提前結束。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反而開始從桑海城朝著齊國,乃至周圍的燕國、趙國、魏國、韓國、楚國不斷擴散,即使是遠在西陲的秦國,也因為羅網的原因,開始擴散起羅浮論道之日的言論啦。
小聖賢莊,後山之中。
伴隨著送彆了聚集而來的諸子百家和列國使臣、權貴們。
儒家這邊也需要徹底夯實羅浮儒家大宗師的身份了。
因為之前,羅浮曾經彆子思之儒逐出門牆的原因,重歸儒家的羅浮,輩分上儼然和荀子同輩了。
在儒家之中,彆看之前的儒家掌門、包括現在儒家八派,甚至就連之前,羅浮拜的子思之儒的分支,都能夠和韓非同輩。
但這個輩分,和現在荀子等人,為羅浮重新劃分的輩分,不是一碼事。
這是師承和在儒家乃至於諸子百家身份地位上的區彆。
就好像之前將羅浮逐出門牆的子思之儒的小分支,雖然輩分很高,但除了打著儒家的招牌外,放在諸子百家裡,是根本沒有多少人,會將其當回事的。
反而是羅浮現在的輩分,才是真正諸子百家所公認的,之前的輩分,頂多就是在儒家內部,稱呼一下。
現在的話,羅浮隻要完成了接下來的講道,他走到任何地方,都是響當當的學術巨擘。
在完成了認證羅浮輩分的程序之後,子思之儒的首領,直接選擇了連夜離開。
倒不是說他對羅浮的學說不感興趣,實在是羅浮之前的經曆,著實是讓子思之儒顏麵無光。
現在急著回去,不過是要清理門戶,將當初把羅浮逐出門牆的那個小分支,徹底開革出儒家。
次日一早,當羅浮正式開始講道時。
小聖賢莊之中,頓時聚滿了諸子百家和列國權貴、使臣們。
羅浮的講道,也不是真的隻講大道理,沒有一點的乾貨。
彆的不提,僅僅是儒家君子六藝中,禮、樂、射、禦、書、數的數學,羅浮放在當代,都是足以開宗立派的存在了。
原因簡單,哪怕是沒有進入共享空間,單純靠著前世的記憶,羅浮在數學上,都足以碾壓當代。
更彆說是在融合了諸多的自己後,雖然沒有得到其他人的記憶,隻是翻看了他人的經曆,可提升的記憶力,卻是羅浮,挖出了曾經早就被遺忘的記憶來。
除了數學之外,物理學、化學等等知識,眼下階段,的確比不上像是墨家和公輸家的機關術神奇。
但不要忘了,羅浮的學說隻是一個開始罷了。
雖然羅浮自己都不會那些更加高深的科學知識,但他相信,隻要等到下一次的模擬,不提起他,僅僅是來自於超神宇宙的那位富二代的共享,就足以讓羅浮夯實開啟升平世的一切根基了。
羅浮的講道,不是一天就結束。
而是持續了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韓非也在和羅浮,荀子等人告彆之後,選擇了返回自己的國家,在韓國實行變法圖強的計劃來。
在小聖賢莊,一連駐足了數月時光。
羅浮終於將自己學說的輪廓,完整的傳授了一遍,那些連羅浮自己都沒有搞清楚的理論,羅浮也專門記錄了下來。
僅僅是幫助羅浮記錄這些知識的儒家弟子,數量就達到了數十人。
短短數月,僅僅是記載羅浮傳授的知識體係,就讓小聖賢莊中的藏書樓,數量增加了三成不止。
較真一點說的話,羅浮在這短短數月的傳授之中,何止是讓小聖賢莊從昂書樓增加三成那麼簡單。
羅浮的這些知識,可是一點水分都沒有的乾貨。
而小聖賢莊的藏書裡,除了經史子集之外,還有著不知來曆,甚至很多連文字都無法辨認的古籍。
若是排除了這一點,那麼羅浮足足讓小聖賢莊的乾貨知識量,增加了半數有餘。
在羅浮的計劃裡,當他將自己的學說,完整的留在了儒家之後,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初期的任務了。
畢竟這個世界並不是純粹的唯物主義的世界,是存在著法術、乃至於上古神話傳說遺留的世界。
也正是因為知曉這一點,羅浮才會在完成了傳道,留下知識的任務之後,打定主意,要遊曆天下了。
當然,說是遊曆,但其實羅浮的目的卻是很明確,那就是前往秦國。
在明知道秦國未來會定鼎天下的前提下,羅浮當然要順水推舟了。
他又不是什麼山東六國的王室權貴,根本沒必要像是韓非一般,為了挽回國家的頹勢而努力。
對於羅浮來說,挖掘這個世界更深層次的秘密,提升自身,才是一切的關鍵。
至於說所謂的學說,結束據亂世,開啟升平世,那也要等羅浮得到了更強的力量再說。
羅浮可不會忘記,這個有著各路玄奇武功法術的世界,本身是有命運這種東西的。
而陰陽家更是能夠通過觀星之術,提前洞悉未來,甚至下手投靠大秦。
陰陽家都能夠這麼走,在未來的大秦博取好處,羅浮這個儒家大宗師,就更不用說了。
隻是,在羅浮向荀子提出了要了遊曆天下的時候,荀子卻是開口就道破了羅浮的目的。
“師弟是欲要西行,前往秦國吧?”
羅浮微微一怔,疑惑的看向荀子,雖然猜到了,荀子可能也如同陰陽家一般,有著儒家傳說中前知的至誠境界。
但有點羅浮卻是有些想不通。
如果說,荀子真的清楚的知道,大秦未來一統天下的話。
那麼為何,他會無動於衷呢?
不過在仔細想了想之後,羅浮卻是又隱隱明白了荀子的高明之處來。
千萬彆忘了,荀子門下兩大弟子之中,提前一步離開的李斯,如今可是正投靠了大秦啊。不但如此,未來李斯更是成為了大秦國相,可謂是大權在握。
在這種前提下,哪怕李斯已經入了法家門廳,可香火情卻總是有的。
再加上,大秦這個短命王朝,就連陰陽家都能夠看的出來。荀子不可能沒有半點察覺。
儒家家大業大,又不像是陰陽家一般,自是不能學陰陽家。
就算陰陽家,在大秦一統天下之後,都忽悠著始皇帝,建立蜃樓,給提前做好跑路的準備。
而儒家,卻是連跑路都沒有機會。
既然如此,倒不如保持現狀,最起碼,有著門下弟子在,儒家傳承總是能夠保全的,不至於受到嚴重波及。
猜到了荀子的心意,羅浮旋即開口道:“敢問師兄,是否有何指點?”
深深地看向羅浮,荀子道:“師弟,你當知曉,天道大勢不可逆啊。”
很明顯,現在荀子正是在提醒羅浮,大秦雖然能夠一統天下,卻絕非是長命王朝。
羅浮選擇投秦,反而會讓自身陷入困境之中。
致太平的理想,必然會隨著秦國的覆滅而斷送。
可惜,荀子就算是身為人家後聖,有著近乎於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的神通一般的能力。但他卻終究不可能明白,羅浮真正的底牌是什麼。
即使是現在,要不是顧慮那不知道還是否存在的上古諸神,羅浮隻要完成了共享能力的本土化,那麼就早可以毫無顧慮的掀桌子。
不過為了萬無一失,羅浮並沒有著急,現在依舊是七國紛爭的時代,羅浮相信,下一次的共享之後,自己定然可以擁有對抗上古諸神的實力。
逆轉天命,扭轉天道大勢,延續大秦國祚,甚至讓大秦的長城,修建到太陽係,乃至於銀河係,都不是不可能。
微微一笑,羅浮擺出一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神色來。義正言辭的說道:“師兄,難道忘了,朝聞道夕死可矣嗎?況且,我既致力於致太平,又豈能為了苟全性命而蠅營狗苟呢?”
狐疑的看向羅浮,在這幾個月的接觸裡,荀子看的出來,羅浮可不像是他現在嘴上說的這麼大義凜然。
可偏偏,現在羅浮又打算前往大秦,一副真打算為了大秦,延續國祚,致太平的慷慨之態。
這就讓荀子有些摸不清楚羅浮的心思了。
但很快,荀子就又釋然了,無論羅浮到底如何,現在,他都將他的理念和學術,留在了小聖賢莊之中,甚至,現在儒家之中,羅浮一脈的學派,更是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在不斷的擴張。
曾經不知道多少儒家八派的弟子,現在都投入到了羅浮的門下。而且,就算是諸子百家之中,都有不少人,因為受到了羅浮的感召,而選擇了棄暗投明,入了儒家門牆。
羅浮既然打算慷慨激昂,自然又如何能夠阻止呢?
幽幽的歎息了一聲,荀子道:“師弟萬事小心,你的致太平,需數代表努力也未必能夠實現,若是是不可為,還需保留有用之身啊。”
“多謝師兄!!”
羅浮能夠感受到,這番勸說,荀子的的確確是真心實意的,畢竟,不提其他,僅僅是這幾個月裡,羅浮給儒家留下的典籍和知識,就足以讓這個老頑童一般的家夥,對羅浮感恩戴德的。
雖然二人名義上師兄弟,但實則,通過這幾個月的接觸,羅浮和荀子之間,更像是忘年交一般。
羅浮的無善無惡和荀子的性惡論,本質上其實是沒有多少區彆。
雖然羅浮的學術理論,是認為人之初善惡無。一切善惡的觀念都是後天培養的,但在羅浮內心深處,卻是人之初生,習性上是趨向於惡的一麵。
如若不然的話,對小孩子,也不用小教導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要知道,那些沒有經曆過後天教導的小孩子,性格之殘忍暴虐,甚至就連成年人都未必比得上。
就在羅浮準備向荀子告彆的時候。
荀子卻是突然想到了什麼一般,提醒道:“對了,師弟,若是你遊曆天下,不妨在魏國駐留一段時間,我有一個好友,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煩,勞煩師弟到時候相助一二。”
魏國?
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羅浮猛地想起來,難不成荀子口中的好友,就是那位甘願死在了驚鯢手中的無名?
無名的麻煩,其實並非是一開始就被驚鯢盯上了,恰恰相反,真正盯上無名的,是羅網,而導致他被盯上的原因,是匹夫無罪,懷璧有罪。
誰讓熱衷於搜集天下名劍的羅網;知曉了大名鼎鼎的孔周三劍之中的含光,就在無名的手中呢。
其實從無名和驚鯢的對話裡,不難判斷,在遇到驚鯢之前,無名就已經解決了不知道多少來自於羅網的殺手。
這些殺手中,天、殺、地、絕、魑、魅、魍、魎不斷升級。
當殺字級的羅網殺手,都奈何不了無名時,就隻能派遣驚鯢這個天字殺手了。
想到現在的驚鯢,說不定還沒有領取刺殺信陵君的任務,可能是新車。
羅浮突然有了興趣。
在羅浮眼裡,這個世界,除了名劍,武功,法術再等等吸引人眼球的種種特點外,最為人所在意的,恐怕就是那彆具風情的女子了。
冷豔的殺手驚鯢,熱情如火的百越女巫焰靈姬,高貴的陰陽家東君緋煙……
羅浮來的湊巧,如今可正是那些精彩絕豔的少女們活躍的時候。
而恰恰,荀子希望羅浮暫留一段時間的無名,正好也在魏國。
羅浮當即大包大攬,毫不猶豫的說道:“師兄放心,且交給我吧!”
荀子的眼神中閃過一抹奇怪。
實在是,羅浮此刻這般大包大攬的樣子,可實在是不像單純為了幫忙那麼簡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