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杏壇(2 / 2)

韓嵩隻是微微頷首,心中頗有意動,但並沒有立即應允。

韓玄見此,也沒再繼續追問。

藏書閣之後,便是屬於私人領地,韓玄並沒有讓那群學子參觀,而是讓他們獨自在前院四處觀看,熟悉環境。

此刻跟在韓玄身旁的隻有司馬徽、龐德公、韓亮、韓嵩四人。

在這片杏林的中央,有一座三尺高的石台,在石台的中央有一座重簷方亭。

“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司馬徽走上石台,顯然也是對於這裡極為喜愛。

當年,孔子遊於緇帷之林,休坐於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

韓玄便依此建立這座杏壇,用於日後司馬徽與弟子、友人來此講學,暢談之所。

再往深處去,便是一座陡峭的山峰,一條狹窄的階梯,蜿蜒而上,直通山頂。

山峰不算高僅有幾百米,算是方圓數十裡最高的位置。

韓玄於山頂上修建了一座亭子,名為春華亭,取自春華秋實之意。

寓意著像是樹木一般,隻有春天開花,秋天才會結果。

隻要辛勤地心血苦練,孜孜不倦,虛心學習,不停地努力,終究可以學業有成,做出一番成就來。

站在春華亭處,一眼望去,正好可以將整個書院風光儘收眼底。

除了他們一路走來的主路,書院的左側一大片房屋鱗次櫛比。那是學子們的住所,都是由一棟棟數量眾多的標準廂房組成。

而書院的右側是一大片空地,擺放著一眾設施,可以讓學子們自由騎馬與射箭。

韓玄建造這個書院的目的,是為了收攏賢才,培養一批實乾有為的年輕士子。而不是那些知道的讀書的腐儒。

他特意立下規矩,學子們必須掌握君子六藝。也就是禮、樂、射、禦、書、數。

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這才是韓玄心底的才子。

目前水鏡書院雖然已經很完善了,但卻不是韓玄心底的最終成果。

根據他的設想,整個書院的占地麵積還會在大個五六倍,隻是礙於資金和工匠的稀缺,暫時隻能這樣了。

不過,隨著日後不斷的發展,他會繼續不斷完善擴大這個水鏡書院。

次日,韓玄乘坐著大船離去。

太陽被厚厚的烏雲遮蔽,整個天空一片昏暗,一片雪花悠揚的從天空飄下,落在他的臉上。

“下雪了。”抬起頭望了過去,天空中飄下一片片潔白的雪花,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

老師司馬徽和那些學子們便留在水鏡書院,龐德公離去回到了南郡襄陽。

韓玄的父親有官職在身,也回到了南陽宛城。

而韓玄的祖父韓嵩,也決定留在這裡,與司馬徽一起,研究古籍,授業解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