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封群臣(1 / 2)

孫霸天打開信箋,信中提及兩件事:一件事是孫權祝賀孫策取得了襄陽和江陵,繼而整個荊州已經在東吳管轄之下了。

另外一件事就是曹操主力正與馬超對峙於渭南,此時壽春僅張遼等人駐守,孫權準備攜合肥之眾趁機進軍壽春,特來請示孫策的意思。

孫霸天針對這個情況問了龐統魯肅等人。

龐統魯肅等人都認為這個時機不錯,可以進軍,可孫霸天對於孫權還是不太放心。

一個是感覺他還小,畢竟他孫霸天是當哥哥的,再一個彆人不知道,他可最清楚了就是那張遼可是孫權的克星,曆史上張遼八百破了孫權十萬軍,所以這弟弟才有個“孫十萬”的外號。

不過,壽春確實是下一個戰略目標,合肥這段時間發展的也還不錯,那就當讓孫權練練手,或許還真能幫自己一把。

於是,孫霸天就給孫權回信同意進軍壽春,但是囑咐他讓他悠著點,彆逞強,還特意把他的專屬保鏢周泰,還有程普,蔣欽,陳武,董襲等一乾大將都給這個弟弟打包送過去,讓他們務必保護好這個弟弟。

等這波人事調動處理好,孫霸天開始部署荊州目前的發展方向了。

現在荊南四郡肯定是發展民生,搞搞經濟建設之類的,所以從吳郡,建業調來了一波文官,分彆安排到各個郡城裡任職。

江夏主要是連接荊州和江東的樞紐,包括對於襄陽,江陵乃至合肥的一些資源供給,那麼,也是以內政建設為主,軍隊培養為輔的一個方針。

至於江陵和襄陽。

江陵主要是西邊臨近西川界,西川目前就是劉璋,劉備,根據龐統的方針,這個城主要是以防守為主,所以安排一員大將鎮守就足夠。

之前文聘就是荊州的降將,也以防守見長,孫霸天就安排他駐守此城。

至於襄陽,這個則是目前的重中之重。襄陽城北邊要防著曹操的新野,宛城等重鎮,西邊則是通往上庸,漢中的要道,所以孫霸天把一些精兵強將都調到襄陽城,既要防守,又是後續進攻的起點。

於是,孫霸天留了兩萬兵士在江陵,之後帶著龐統,魯肅,黃忠,魏延等人返回襄陽,由於太史慈箭傷未愈,不宜遠行,就讓其與文聘留守在江陵城。

等到達襄陽後,孫霸天又把甘寧,呂蒙從江夏調來,把黃蓋,潘璋,淩操以及降將劉磐,沙摩柯從荊南調來,再加上江陵過來的黃忠,魏延,淩統諸將,襄陽已然是群英薈萃了。

之前襄陽經曆了輪番戰爭,特彆是曹操五十萬大軍的蹂躪,此刻經濟,民生,城防,治安等各個方麵都非常需要恢複。

好在之前劉備從新野城還帶來了十餘萬民眾,基礎是很好的。而且之前劉表的一些部下,由於戰爭原因下野,此刻見到孫策統治的清明,再加上周瑜本身也是很有治理能力,駐防襄陽的這段時間,很多當地的賢士以及本土士族也紛紛入仕。

而諸位武將也沒有閒著,孫霸天人儘其才的安排了各人進行當地治安包括周邊地區的防衛和守護。

至於缺錢缺糧的問題,孫霸天讓周瑜魯肅負責,一方麵加強內部建設,另一方麵讓荊南,江東一些富庶的郡縣調撥支援,於是這各方麵原因使得襄陽城恢複的也是非常之快。

經過了幾個月的發展,荊州在孫霸天一眾文臣武將和當地士族的支持下,重現了往日繁榮的模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