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皇帝問策(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7435 字 6個月前

但又常常將西方人統稱為拂菻或者大秦。

“我大唐繼中國正統,為天朝上國。即便是最強大的大食,人口也不到大唐的一半,且遠遠比不上聖人治下的大唐繁榮。”

李瑄說得是實話。

雖然阿拉伯帝國麵積更廣袤,也善於征戰,打得西方抱頭鼠竄,但人口實打實的隻有大唐一半。

手工業、農業,也差甚遠。

封建時代,人口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礎。

所謂的拜占庭、阿拉伯、法蘭克,也和中國一樣,有眾多朝代。

但中國在千年以後,還是中國。而這些國家,卻消失在曆史的長河。

“這樣的話,奪回被大食侵占的昭武舊地,朕之大唐必威震西方。”

聽李瑄的話,李隆基心中得到寬慰,又豪情萬丈地道:“古往今來,沒有一個皇帝能做到這樣吧!”

“聖人乃千古一帝,雄才大略,必能如此。”

李瑄見自己畫大餅有效,將能用的讚譽都用上。

接著,李隆基問李瑄排兵布陣之法,李瑄說出後世成吉思汗的騎兵戰術,讓李隆基耳目一新。

又問《孫子》《吳子》,李瑄對答如流。

此時,李隆基認為李瑄是他的霍去病。

可以幫他完成赫赫武功。

“如果要完成這些功績,一定得是七郎這樣的臣子輔佐。”

李隆基愛戴李瑄更甚,正色言道:“朕欲封你為豐安軍副使,你可願意?”

之前他愛惜李瑄的文采,不想讓李瑄去邊疆。

在了解這些見聞後,他準備大力培養李瑄。

“臣……願意,臣必以死報效,不讓胡人踏入大唐一步。”

李瑄沒有絲毫猶豫,起身向李隆基謝恩。

豐安軍,朔方節度使下的一個軍事重鎮。

被李隆基欽點的副使,如果能立下軍功,更容易被李隆基注意,晉升輕而易舉。

李瑄也知道,現在是大唐覆滅突厥汗國的關鍵時刻,正是立功的最佳時機。

這是他做夢都想得到的機會。

“我知道朝野對我任用胡人為上將,頗有非議。七郎將從軍,如何看待呢?”

李隆基讓李瑄起身後,又問李瑄一個問題。

其實在李隆基心中,已經有不可動搖的答案。

那就是李隆基認為胡人不像漢臣,在朝堂盤根錯節,更容易駕馭。

作為政變起家的皇帝,他不放心一個士族出身的漢將,掌控重兵。

王忠嗣是李隆基的養子,最起碼李隆基現在絕對信任他。

但是李隆基忽略一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李瑄心知肚明,但不能去忤逆李隆基,於是緩緩說道:“臣聽聞上古聖君武丁連板築奴隸都可以任用,所以得到傅說這樣的聖哲,輔佐中興。君王用將相是君王的事,臣子儘忠職守即可。其他的事,就不用多操心了。”

“七郎知我心意!正如我用牛仙客一樣,都說牛仙客才疏學淺,但牛仙客幾年宰相,國泰民安,現在牛仙客已故,誰又能說不是呢?”

李隆基對李瑄的回答滿意,撫掌微笑。

這一刻,李瑄眼中閃過複雜。

猶記得李隆基在開元年間的英明。

與宰相姚崇君臣交心,約法十章。

將宰相宋璟的話書之座右,出入觀省,以誡終生。

將宰相裴耀卿的表文隨身自帶,提示自己愛護百姓。

因為宰相蘇頲的葬禮,放棄遊樂。

被宰相韓休追諫,日益消瘦,說出“吾貌雖瘦,天下必肥”。

被宰相張九齡犯顏直諫,麵紅耳赤,依然追憶“九齡風度”。

開元盛世,絕非偶然。

然而當年的勤奮節儉,早已陷入溫柔鄉之內,陷入好大喜功之中,不能自拔。

李瑄明知道李隆基有的事情是錯的,卻不敢多說。

曆史上的張九齡和天寶年間的一樁樁大事為李瑄驗證許多,知道哪些言論觸碰不得。

他隻能在心中製定自己的計劃,步步為營。

按理說這個時候,李瑄該要告退。

但李隆基卻吩咐高力士,將珍饈美酒送到沉香亭,他要宴請李瑄。

平時宰相和三品的官吏,才有這樣的待遇,這是對李瑄莫大恩寵。

宴上,李瑄總是稱讚李隆基是聖君,雖然李隆基笑罵李瑄“能說會道”、“過於粉飾”,但心裡很是高興。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