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隴右群牧使的李瑄批準他組建一千騎,有很大的遊弈空間。
他內心讚歎李瑄不愧名動天下的名將,深謀遠慮。
許多人得知李瑄年齡後,會本能地輕視。但真正談論的時候,就會覺得李瑄談吐心思縝密,不要說武夫,就是文官也遠遠不及。
大軍攜帶戰馬,渡黃河。
為積石軍留下五十隻犛牛,其他的犛牛帶回湟水城。
積石軍士兵在黃河邊相送,期盼李瑄能再臨積石軍,帶領他們立下戰功。
……
數日後,李瑄回到湟水城。
“我看過戰報,七郎之勇,遍讀書史,無跡可尋!”
皇甫惟明親自到府衙門口,將李瑄迎入。
“我朝亦有勇武非凡者,我沒什麼可以稱道的。”
李瑄落座後,回複一句。
當伏擊成功,強弩手起身大呼的那一刻,吐蕃騎兵注定敗北。
和賀蘭山西部的高坡之戰,完全不是一個烈度。那一戰,李瑄筋疲力儘,已經堅持不了多久。
“我已上奏聖人,等長安的詔書到來,我要恭喜一位大將軍!”
皇甫惟明意有所指地說道。
大將軍,為正三品。
李瑄現在是從三品。
這半級距離,身份就如四品到三品的差距。
因為唐代的職事官,哪怕是宰相,也隻是正三品。
唐代二品、一品的職事官,都是養老的,朝堂都不用去。
“不敢當,皇甫帥是節度使。隴右立功,皆在於您!”
李瑄向皇甫惟明說話的時候,心中卻想起李適之的話。
當李瑄有上將之勢,自己就罷相。
從滅突厥高坡之戰,擒拿雙可汗,到擒海賊吳令光,再到今日的積石軍麥田之戰。
雖然經曆的戰鬥不多,但俱為大戰,皆大獲全勝。
他門蔭入仕,以禆將出身。
如果李瑄年紀夠,毫無疑問可以出任節度使。
李瑄的年紀會讓李林甫等朝臣阻止他成為上將。
因為他們隻需要一個借口,未及冠,年齡不夠。
但李瑄為李隆基畫了很多大餅。讓李隆基有很強烈的重用之心,多次以霍去病為例子,來提醒朝臣。
李瑄雖遠在隴右,卻大概知道李適之會如何選擇。
“本帥不是糊塗人。七郎天縱奇才,蓋古之衛青、霍去病是也。聖人提拔你為副使,兼如此重要的使職,就是等伱立功,來接替我的位置。”
皇甫惟明直言不諱地說道。
很多人提起李瑄,就將李瑄定義為猛將,在戰場上刀劍縱橫。
皇甫惟明知道絕對不是這樣。
因為聖人在李瑄就任的時候,就向他發過詔書,表明李瑄有開拓之策,要聽取李瑄的意見。
李瑄已在興慶宮向李隆基陳述與吐蕃的軍謀。
皇甫惟明想著自己和李瑄是一黨,又明白李瑄深受聖人的信任與寵愛,就放棄和李瑄爭鬥的心思。況且他剛在石堡城打敗仗,爭鬥對他更不利。
他唯一擔心的是如果李瑄節度隴右,他會被調到哪裡?
目前來看,節度使上,沒他的位置。
“假如末將能當上節度使,必然請我父親推薦皇甫帥為兵部尚書,推薦韋尚書拜相!”
李瑄也不藏著掖著。
雖然擔心皇甫惟明和韋堅亂搞。
但事已至此,怎麼也得把他倆湊上去。
主要是李適之與韋堅套得太深了。
而且一個合格的政治者,必然要有一大批“黨羽”。
就像後世的那句名言: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為了一時意氣去得罪人,為了一時的痛快而不留餘地,將來在朝堂上寸步難行。
“七郎怎麼能說出玩笑話呢!”
皇甫惟明覺得李瑄胡言亂語。舉薦韋堅為還好說,加一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銜,就是宰相,可以進入中書門下堂。
但兵部尚書,現在是李適之兼任。總不能請李適之讓出兵部尚書給他吧?
“皇甫帥可以靜等……”
李瑄沒有明說。他有預感,李適之會覺得自己上將之勢已至,提出罷相。
皇甫惟明也不好多問,心中卻無儘遐想。
“皇甫帥,我明日要到安鄉郡,請您批準!”
李瑄又向皇甫惟明請求道。
“那是自然。不過七郎所帶回的一萬一千匹戰馬,不會再帶走吧?”
皇甫惟明知道李瑄要正式到隴右群牧使的任上。但隴右新得戰馬,他不願意交出去。
“俘虜吐蕃的一萬一千匹戰馬,皆劃入臨洮軍。末將準備將臨洮軍打造成騎兵,方便主動出擊塞外。”
李瑄向皇甫惟明回答道。
“也好!”
皇甫惟明點了點頭,戰馬隻要能留在隴右就行。
……
長安,左相府。
“七郎又立下大功,聖人今日告訴我七郎可為上將……我也該罷相了。”
李適之下朝後,喝著酒對長子李霅說道。
“父親,七郎不足十八,便至上將。這是光耀門楣的事情啊,您罷相是何意啊?”
李霅不解地詢問。
“盛極必衰,家族也是如此。彆看我們家族多麼榮耀,摔下來的時候,會一落千丈。我若是不罷相,我們家族最多光芒三年,還會產生禍患;我如果罷相,以七郎的智慧,可以延續數十年的光耀。”
事到如今,他沒必要隱瞞兒子們。
隻要有李瑄在,即便失去門前牌匾上“左相”這兩個字,也沒有人敢不尊敬。
“聖人應該是不會同意您罷相的。”
李霅似乎明白什麼。但李適之現在如日中天,深得李隆基寵信。如果突然提出罷相,李隆基不一定同意。
“因病罷相,自古正常。”
李適之裝病,心力憔悴,不能理政,李隆基不會不同意。
還有可能因李適之罷相,將李瑄進拔為上將。
“父親什麼時候上書。”
李霅問李適之。
正是因為李適之是宰相,才顯得他們尊貴。父親主動辭向,李霅心中還是有些不適應。
但他知道父親說的話在理。
七郎太能乾,遲早能再立門楣。
“等七郎的信件來!”
李適之知道李瑄嗅覺靈敏,一定會在這個時候,寄來信件。
過幾天後,羅興馭四馬回長安,將李瑄的信件,和李瑄的話帶給李適之。
李瑄告訴李適之,如果要罷相,聖人必問他推薦,這個時候隻能推薦韋堅。況且李適之還欠下韋堅一個承諾。
韋堅在經過廣運潭盛會、刑部大案後,拜相之勢明顯。再有李適之推薦,有九成機會拜相。
還有皇甫惟明。實際上王忠嗣威望高於皇甫惟明。但無緣無故調走皇甫惟明,李隆基肯定要補償一下,李適之稍微暗示一下,就能將皇甫惟明提拔為兵部尚書。
他們都是右相的死敵,讓他們繼續與李林甫戰鬥。
“七郎說如果群臣因七郎年紀小,而阻止拜上將。請相公去找高翁說出這句話……高翁欠七郎一個人情!”
羅興轉述一句話給李適之。
“老夫明白了!”
李適之讚歎愛子的遠見,竟能讓高力士欠下人情。
是夜,李適之一夜未眠,他要將自己弄得很憔悴的樣子,去見李隆基。
在不斷流淚的燭光下等待,他想飲酒,在剛拿起酒杯的時候,又將它放下。
酒就像他的相位,誰都抵住誘惑?
飲中八仙,終於忍住未飲酒。
他回憶自己這段時間的風光無限。
天寶元年拜相,天寶三載辭相。
雖沒登到首席,但人生有幾人能如他一樣?
最讓李適之欣慰的是令他逢凶化吉的麒麟子,他心甘情願放下天下權柄,為麒麟子鋪路。
“七郎的功勳太大,會不會功高震主呢?”
李適之也一度考慮這個問題。
自古功高震主,沒有幾個好下場。
“我相信七郎心中有權衡……”
最終,李適之選擇相信李瑄能完成他的遺憾,執政事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