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瑄的提示,李適之舉例論證,告訴李隆基。
工部尚書、集賢院大學士陳希烈。一直在集賢院,勤勤懇懇支持日常事務十幾年,深得李隆基信任。
禮部尚書,裴寬。剛從範陽節度使任上回來,李隆基認為裴寬有“九齡風度”,非常欣賞裴寬的品德和能力。
禦史大夫,王忠嗣。僅僅在天寶年間,先擊奚、契丹,三戰三捷;再擊突厥右廂;去年擊破突厥左廂,覆滅突厥。這種功勳盛唐第一,無與倫比。
韋堅更不用說,是李隆基最近最得寵的人。
雖然隻列舉這四個人,但李瑄早就猜透李隆基的心思。
“卿所列皆為宰相之才,然回紇新立,忠嗣需要坐鎮北境;裴尚書差些火候;陳尚書雖然博學,但在治國經驗和治吏經驗上欠缺;其餘朝廷諸公,比他們皆差一籌。”
李隆基想了想,向李適之回答到。
“聖人英明!”
李適之向李隆基拜禮的時候,將心放下。
“我覺得七郎可為上將,卿覺得如何啊?”
李隆基鄭重向李適之說道。
“父親不會不解兒子,臣也認為七郎有上將的才能。”
李適之沒有虛偽的推脫。
“朕相信這是文武百官可以看到的。可皇甫將軍怎麼安排呢?”
李隆基又詢問李適之的意見。
皇甫惟明久經沙場,隻有今年一場敗仗。
不能因此就剝奪其官職,那樣會寒邊將的心。
況李瑄在積石軍立功,離不開皇甫惟明的支持,所以李隆基想善待他。以後還可以再啟用為上將。
“臣離開後,不僅多出左相的位置,還空兵部尚書。這個位置,本就是為文武雙全的人準備。”
李適之意有所指地答複李隆基。
皇甫惟明有十幾年文官經曆,最高任司農卿。
又是大唐少數出使過吐蕃的將領。
“這樣的話,就沒什麼好議論了。”
李隆基讓李適之來案前,並抓住李適之的手說道:“三郎養好身體,以後可再輔佐我。”
“臣隻要身體無恙,哪怕是當太守也要為國效力。如果還是糊塗,成為縣令,亦是愧對百姓。”
李適之說話的時候眼睛通紅,淚流不止。
“即使養病,也當有尊位!”
李隆基感慨地說一句。
隨後,邀李適之一起就食。
完罷,李隆基令羽林軍駕車,將李適之送回左相府。
下午時,召李林甫入宮,商議樞機。
“現在國家隻剩下伱了,你心中有沒有像李縣公一樣的人才。”
李隆基問李林甫。
李適之辭去所有職事官,使職差譴,散官,勳。但李適之爵位是縣公,此爵位伴隨至死,然後削一級,由李霅繼承。
“工部陳尚書是為人才!”
李林甫上午時都想好了,如果聖人讓他推薦,他就推薦威望足的陳希烈。不論是否可成。
在李林甫心裡,陳希烈性情謙柔,容易控製。以陳希烈為相,一定能重回他和牛仙客一起執政的時代。
“李縣公向我推薦四個大臣,其中也包括陳尚書。但我認為陳尚書不是最合適的。”
李隆基微微搖頭,向李林甫問:“右相覺得刑部韋尚書如何?”
果然是這白眼狼。
刑部大案讓這個白眼狼在朝野獲得巨大聲望。這是踩著他的頭上位!
“聖人聖明,臣……覺得合適!”
李林甫縱然心中不痛快,但表麵沒有任何不滿。
難道讓他拿韋堅外戚的身份說事嗎?
他可是宗室!
“十事要說”上不僅約束李隆基不用外戚,也不可用宗室任重要職務。
開元二十四年,牛仙客拜相前,李林甫曾經向李隆基說過一句話:“隻要有才識,何必滿腹經綸,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如果去反駁,就是打他自己臉。
……
右相府。
韋堅即將拜相,讓李林甫心煩意亂,怒氣填胸。
換成誰,也比韋堅這個背叛他的白眼狼好!
哪怕是二五仔楊璹,以及彈劾他那些所謂清流拜相,也比韋堅好無數倍。
因為韋堅是他親戚,和其他二五仔不同。
即便李岫來勸說李林甫也無濟於事。
這一夜,李林甫月堂靜坐,水米不進。
……
兩日後,李適之以太子太師致仕,晉爵為宋國公。
太子太師在信安王李禕去世後就一直空缺,為從一品。
大唐隻有天策上將、太師、太傅、太尉、太保、司徒、司空,為正一品。
天策上將不用談。
其他的太師、太尉等,李隆基除了給自己的親兄弟和兒子們,隻會用以追贈逝去的功臣,讓他們在下麵養老。如去年李禕去世,追贈太尉;張說去世追贈司徒等。
李適之告病養老。
韋堅上位,他被拜為左相,兼刑部尚書,授銀青光祿大夫。
除了之外,又兼任數使職。
“多謝太師推薦!”
當天下午,滿麵紅光的韋堅來拜訪李適之。
正當壯年拜相,他喜難自抑。
他很感激李適之的推薦,如果李適之和李林甫一起反對,他定難以入相。
而且入相的功績,吏部大案,是李適之父子一手策劃。
“老夫現在身份特殊,左相今後不要在私下會見我。逢年過節也無需派人送我禮物,我是不會收的。”
李適之向韋堅直說道。
“太師您已以致仕,有何不可見的?”
韋堅不理解。
“左相是外戚、宰相,吾家七郎為宗室、邊將。我們走得太近,聖人一定會懷疑,如果有心之人誣告我們謀反,那我們必死無葬身之地。有的事情,左相還需三思而後行!”
李適之向韋堅坦白。
聖人可是連著兩次政變,才登上九五之位。
他心裡敏感的很,正因為如此,才一日殺三子。
外戚、宗室、宰相、邊帥,這些詞語聯合在一起,絕對會觸動李隆基敏感的弦。
李瑄吸取曆史上“韋堅皇甫惟明上元遊玩”的教訓,提前向李適之陳述其間的厲害。請他致仕期間與重臣們保持距離。
李適之今後就找汝陽王等無權王公,或者找同樣致仕的老臣吟詩作賦,下棋喝酒。
他會在宴席上故意寫錯幾個字,讓世人認為他真的“恍惚”,不適合再入朝。
他聽從李瑄的意見,在李瑄掌握軍權的時候,不再見任何實權官職。
“太師深謀遠慮,您的一席話,讓我豁然開朗。隻是不知如何報答太師的恩情。”
韋堅心中一驚,當今聖人有自己的處事方法。一旦他們被誣告,就算沒有證據,也會被聖人猜忌。
想到自己與皇甫惟明的關係,韋堅心中一陣後怕。
五千字大章,還有一章晚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