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2778 字 7個月前

因為他知道,地方是真有會黑撫恤的。

哪怕李瑄警告,也無濟於事。

縱使嚴刑酷法,也總有鋌而走險。

難道因為李瑄到來隴右,隴右豪強就不敢欺人了嗎?

隻是更為隱蔽了,不敢明目張膽了。

罪惡,是不可能永久消弭的,隻要有欲望的地方,就會滋生罪惡。

隨後,李瑄又讓劉晏將此次青海之戰的死傷名單統計。

李瑄會親自安排對他們的獎賞。

當天下午,李瑄回到府邸。

他的親衛,替換府中的衛兵。

府中的奴仆們,也都知道李瑄已經回來。

一名四十多字,有學識,叫沈籍的奴仆,被李瑄指為管家,平時幫他管理府邸內的衣食住行。

“老奴恭迎李帥回府。”

沈籍在門前向李瑄拜道。

旁邊的奴仆立刻去幫李瑄牽馬。

“嗯,辛苦了。”

李瑄點頭隨意說一句。

“奴婢們清閒,哪有李帥辛苦。”

沈籍笑著說道。

他少年時長輩犯罪,為奴多年。也跟過幾個主人,無一例外,那些主人都因為種種原因離開隴右,未帶他離開。

他見識過許多形形色色的權貴,他們權勢遠遠不如李瑄,卻無一有李瑄這般謙謙的溫和。

萬夫不當的猛將,又有無比細膩的一麵,從未苛責過奴婢。

李瑄特意叮囑過他,逢年過年的時候,從賬房取錢分給奴婢一些,並置買一些雞、羊慶賀。

奴仆們都被李瑄的氣度所折服。

“李帥,聖人的賞賜您是否先去一觀!”

沈籍又對李瑄說這件大事。

李隆基對李瑄的賞賜,在李瑄的府中。

共有黃金二百兩,金器十件,銀器一百件,精致的漆器一百件,絹三千匹。

這些能將李瑄的府邸,裝飾豪華。

另外,朝廷還賞賜李瑄教坊美女十名,由高力士親自挑選。

李瑄也終於明白,為什麼蓋嘉運和哥舒翰在後期會在酒色中,腐朽墮落。

立下邊功後,無節製地賞賜財富、美女,但凡是正常男人,都會沉浸在這聲望和溫柔鄉之中,不可自拔。

“不必了!暫放入庫房,包括金器、銀器,不要擺在明麵,有需求我會通知你。”

李瑄搖頭,他去湟水城倉庫看賞賜給將士的物品,是為公事。

對於自己的賞賜,他不怎麼關心。

他會將自己的絹,賞賜給戰死親衛的家屬和活著的親衛,以換取他們的絕對忠心。

本來李瑄想將金銀賞賜給軍中將士,仔細一想,又不太合適。

他怕監軍秘告他拉攏人心,李隆基很忌諱這種。

因為他真是想拉攏人心。

現在還不到時候。

“還有十名教坊的歌妓,被送入府中。”沈籍又向李瑄說道。

“就住在我府邸中吧!”

李隆基賞賜李瑄美人歌妓的目的很明顯。

李瑄哪能推脫的!他的文采名動長安,武勇聲震天下,剛正果毅,又不貪財。

如果連女色都不近,那不就成聖人了嗎?

這天下不允許有兩個聖人!

雖然李瑄向李隆基說過“匈奴不滅,何以為家”,但成家立業,和這方麵是兩回事。

“她們平日練習樂器歌舞,技藝精湛,為首的女子,美若天仙。李帥連月征戰,不如欣賞一番!”

沈籍為李瑄著想。

他也是第一次看到那麼美貌的女子。

“改天吧!”

李瑄剛回來,沒心情。

沈籍隻能作罷!

回到臥室,李瑄觀看李禕贈送他的《行軍錄》,此次在吐蕃境內奔襲,《行軍錄》對他有很大幫助。

比如借助坡勢突襲,就是行軍錄中李禕曾經用過的戰術。

但李瑄也有對行軍錄補充。

他結合行軍錄與隴右、青海、九曲的地圖,思索下一次的戰術。

“曆史上哥舒翰在青海湖中心築應龍城,並將神策軍移至應龍城。此真能影響吐蕃靠近青海嗎?”

李瑄在地圖上寫寫畫畫,思考這一點。

龍駒島上有山,在上麵築城,頂了天東西七十丈,南北四十丈。

這能駐紮多少士兵?

就算敵人靠近青海湖牧馬,夏天還得劃著船過去,去個千八百人有什麼用?

倒不如擴大伏俟城的規模,陳以重兵輕騎,讓伏俟城成為扼製吐蕃進入唐境的橋頭堡。

李瑄看到伏俟城一帶,其實挺適合放牧的。

除此之外,九曲的精華之地,一定要收複。

那裡有吐蕃建築的樹墩城、大莫門城、宛秀城、百穀城。

更有赫赫有的黃河大橋,洪濟橋。

據《行軍錄》上說,樹墩城中,是吐蕃的兵甲庫,裡麵有諸多吐蕃鎖子甲、鐵甲、兵器。

百穀城,是吐蕃的糧倉之地,九曲一帶吐蕃屯田的麥子,都藏在百穀城,甚至青海地區、赤嶺地區吐蕃士兵的糧食,都由百穀城出。

而大莫門城至大非川,青海南部一帶,還有九曲黃河的上遊,皆是吐蕃放牧之地。

曾經吐蕃在黃河上遊放牧,還要向大唐申請,現吐穀渾被征服後,吐蕃肆無忌憚。

“如果要取,必先拿九曲。遏製住洪濟橋,斷其糧倉!”

思考到天黑,李瑄堅定戰略。

但肯定不是現在。

春天時李瑄不打算出兵作戰。

隴右兵力不夠,出兵太頻繁。

他的陌刀軍也未到位,新兵招募,不能立刻戰鬥。

李瑄心中希望能憑借這次的戰功,讓李隆基給予他河西兵權。

有河西軍的加入,李瑄才有足夠的精兵。

晚飯的時候,李瑄吩咐沈籍準備一些粥和胡餅就行了,一路行軍天天吃牛羊肉,都吃膩了。

吃完飯,李瑄掌燈將此次戰鬥的一些心得記錄下來,方才沐浴入睡。

一大早,李瑄在院中舞槊,繼續錘煉槊技。

李瑄經過這次大戰,突然發現在戰場上“摧枯拉朽”的純鐵兵器挺適合他,往往一擊能折斷敵人的兵器,戰鬥的時候更為剛猛霸道。

有機會李瑄會找工匠,鍛造一柄鐵槍,但馬槊之技,必須勤修。

李瑄練習半個時辰後收槊,羅興跑過來接過李瑄的馬槊,並對李瑄拍馬屁道:“七郎的槊法絕世,又神一分!”

皇甫惟明走後,整個隴右,估計也就羅興會在私下稱呼李瑄為七郎。

這是主仆之間的密稱。

“可惜沒人能與我過三槊。”

李瑄對這一點挺遺憾的。

他戰過許多號稱猛將的吐蕃士兵,皆不堪一擊。

與南霽雲、車神塞、張興、辛雲京比試,還得防止傷到他們,讓李瑄很不痛快。

“哪是三槊,天下間無人能過七郎一刺!”

衝鋒陷陣的時候,羅興一直在李瑄右側,薛錯一直在李瑄左側,他們各執一盾,防禦流矢暗箭。

兩場戰鬥,神策衛死傷百人。他們兩人毫發無損,說明皆負勇力。

羅興還沒見過哪個猛將,正兒八經接住李瑄一招,隻有一些偷襲者,讓李瑄無法先發製人,但也僅此而已。

李瑄隻是笑了一下,目前來看,確實是這樣!

“我要去洗漱了,你還跟著乾嘛……”

李瑄看著羅興。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