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姑臧城豪強得知長史都被逮捕時,一個個慌神。
豪強最跋扈的時候,肯定有地方官吏暗中保護。
而且地方官吏握住許多豪強為非作歹的把柄。
豪強本不想坐以待斃,但城中儘是赤水軍甲士。
特彆是豪強的住宅之地,巷道圍堵得水泄不通。
在沒有絲毫的準備下,僅憑借家奴就想反抗,無異於癡人說夢。
郭象征沒扛多久,就將姑臧城和他有勾結的豪強,全部供出。
當天李瑄就下令抓人。
甚至還有幾家豪強要抗捕,因為他們自知犯下的罪行必死,想在死中求生。
毫無疑問,他們失敗。
前前後後,包括城中的無賴、官吏,李瑄判了五十人死刑,上百人流放,待大理寺審核就可以執行。
馬、白、閻等豪強田地充公,錢、絹資產歸節度使府衙,金銀珠寶獻給朝廷。
有幾個家族犯下的罪行較輕,李瑄也不是不講理,他從輕處置,沒有沒收其家資。
還有的隻是罰了一些錢財。
這讓城中的一些大族、士族放心,他們也清楚李瑄是明事理的人,隻要不犯法,就不必擔心身家性命。
但他們為了討好李瑄,還是減少佃農的租子。
在李瑄看來,武威豪強所犯下的罪行,比不上吳令光海賊案。
李瑄現在不想過深的去挖,他的目的是震懾河西走廊,使商路暢通。
那些胡商被敲詐勒索的物品,都悉數奉還。
馬氏還有一個賬本,記錄在什麼時間,得到什麼。
李瑄讓胡商回去宣傳,看看他們認識的人,有無在武威被敲詐囉嗦,如果有,說出被敲詐的時間和敲詐的物品數量、名字,確認無誤後,由節度使府衙奉還。
隻要武威的信譽能夠確立,姑臧城就是一座商人在絲綢之路上,都會停留的地方。
李瑄也鼓勵漢人商人,將長安、洛陽中的物品,帶到武威城,使武威城成為另一個大型的中轉地。
如果在隴右、河西走廊上遇到敲詐勒索,都可以來府衙稟告。
李瑄處死豪強,能表明李瑄不會姑息犯罪官吏的決心,和對商人的厚待。
李瑄又讓路嗣恭重新規劃集市,擴大集市麵積,廣分區域。
入城的街道、店鋪,都有明確要求,一年之內整改。
一連環的動靜,大族、官吏、諸軍將領,都有警示。
李瑄知道大鬥軍至番禾一帶缺水,農田不振,責令路嗣恭計劃水利,解決用水問題。
他鼓勵手工藝製品,告訴商人如果有人開設陶瓷、漆器、紡織、造紙、酒坊等作坊,皆免費在城外劃地,並給予幫助。
在北方的草原上,李瑄用從豪強那裡得到的牛羊駱駝和本隸屬於河西的牛羊駱駝,劃出官用牧場。
雇傭百姓放牧,由官吏監察。
告知諸軍,每次戰前、戰後、過節都會分給諸軍牛羊,犒賞三軍。
那些無地的佃農,會分發一些耕地為永業田,良田不可浪費。
李瑄對押蕃府衙的官吏下令,監督胡部,胡人犯法,亦要嚴懲。
河西總是有胡人犯罪後,跑回部落避難。
李瑄下令,犯罪者跑回部落,其部落包庇者,直接派兵鏟除,驅逐唐境。
他命令下達僅僅七日,上百名曾經犯罪的胡人,被送到姑臧城受罰。
李瑄的威名太大,依附大唐的胡人部落都是小部,如果被驅逐,將無立錐之地。
哪怕他們聯合起來,也不夠赤水軍一個衝鋒。
這一係列行動,贏得武威的民心。相比於夫蒙靈察隻管軍事戰功,李瑄能在上任後立刻懲奸除惡,雷厲風行,是百姓夢寐以求的父母官。
三月中旬,李瑄帶著親衛回湟水城。
河西就由楊綰為留後,處理日常事務,安思順掌訓諸軍。諸將防禦巡邊,隨時聽候命令。
到三月二十日,李瑄回到湟水城中。
在城門前迎接李瑄的劉晏,立刻向李瑄稟告道:“啟稟李帥,三天前,屬下事先得到密報,西平郡豪強想要在您過浩門河的時候伏擊您,屬下配合王將軍,提前動手,將他們一網打儘。”
“西平郡豪強還有其他罪行,但不必去尋找了。就按伏擊節度使,陰謀兵變的罪行去判吧!”
李瑄波瀾不驚,將此事全權交給劉晏處置。
他在河西懲治為惡的豪強後,一點都不意外這樣的事情。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更何況自知罪惡難贖的豪強。
當初王忠嗣整治代州豪強的時候,李亨上奏李隆基,害怕王忠嗣這麼搞,被豪強殺死,趕緊調回去。
後世有句話說得很好,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李瑄要革豪強的命,豪強但凡有點血性,都會和李瑄拚命。
但一郡豪強伏擊李瑄,有些異想天開。
自青海之戰後,李瑄按照神策衛隊的標準,又招攬一百名有勇力的遊俠。
神策衛是滿員狀態跟隨李瑄,一群烏合之眾的豪強奴仆,無論有多少都頂不神策衛的衝殺。
李瑄哪怕就帶幾名親衛,也能把他們全突突了。
世人皆知李瑄勇猛,但西平郡豪強是真急了。
本來李瑄還不打算動他們,現正好給他借口。
“遵命!”
劉晏心領神會,李瑄說的罪,可比什麼欺壓百姓,草菅人命大多了。
李瑄可是統領十五萬大軍的河西、隴右節度使,要出現什麼事情,李隆基必把豪強當成叛逆活剮了。
“是誰告密豪強要伏擊我的?”
李瑄問劉晏。
“是一名豪強的佃農,豪強人手不夠,在佃農中召信得過的人。據說是河西那邊的大族,告知您即將回來!”劉晏向李瑄回答道。
“抄了豪強家後,賞賜那名佃農兩百畝田地!”
李瑄點頭。
以他現在在隴右的威望,哪怕是依附於豪強的佃農,也會信任支持他。
“吐蕃最近如何?”
李瑄與劉晏進城的時候,又問他軍事。
“吐蕃自末結桑東則布攜帶金銀珠寶前往長安後,一直克製。他們的巡邏兵,平時屢屢入我唐境,現在卻不再踏入。連赤嶺下的無邊曠野,都不見吐蕃騎兵的蹤跡,仿佛石堡城不存在一樣。”劉晏告知李瑄。
“吐蕃收起利爪,不露獠牙,看來他們真想休養生息!”
李瑄笑了一聲。
但他偏不會給吐蕃機會。
等秋高馬肥之際,就是下一次大戰之時。
回城以後,李瑄先到兵甲作坊觀察陌刀軍盔甲的打造情況。
河西的工匠,在一個月前,到達隴右。
計劃六月之前,就能將一千套帶有麵具的盔甲,包括特製的內甲打造完畢。
陌刀的數量已足。
但需要備用陌刀。
除了丘山鐵礦,河西還有兩個鐵礦。
李瑄派人監察,將好鐵運到湟水城。
在城外,擴充後的臨洮軍,兩萬士兵已經就緒。
除了農耕時間,隔日一訓。
陌刀戰術,重甲強弩戰術,輕騎與精騎的配合,都是操練的項目。
李瑄必會用一次戰鬥,證明多馬騎兵的機動能力!
在湟水僅僅五天,李瑄就啟程至長安。
現在戰場主動權掌握在李瑄手中,吐蕃正向長安求和,發生戰鬥的概率很小。
如果有戰事,劉晏為留後,配合高秀岩、王難得處理。
有大戰的征兆,八百裡加急,李瑄會立刻趕回來。
李瑄這一次去長安,是李隆基召見,李瑄不能不聽,否則會引起李隆基的懷疑。
回長安時,李瑄隻帶羅興、廖十三等十名親衛,帶二百名親衛進不去長安城。
由薛錯帶領剩下親衛,在節度使府衙日常訓練長兵器技擊。
李瑄先行一步,後麵搜刮武威郡、西平郡豪強的珠寶,會由郡兵押解至長安。
一人四馬全速奔馳,四月初,李瑄到達長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