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2882 字 4個月前

果然,一上來李隆基就問漓水之戰和青海之戰,更仔細的戰況。

李瑄耐著性子,向李隆基講述。

特彆是在青海之戰的時候,他說聖人愛民如子,吐蕃如此對待大唐百姓,是侮辱聖人,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所以不惜死報,也要救回婦孺,以正聖人厚徳。

他的話語很挑動李隆基的情緒,讓李隆基覺得李瑄處處為他考慮。

李隆基還特彆問李瑄斬殺吐蕃大將的過程,尤其是在萬軍之中,取沒廬諧曲首級的過程。

李瑄用誇張的言語渲染!

李隆基聽得神情振奮,若非他見識過李瑄的武力,他肯定讓李瑄如王難得一樣,在殿前躍馬持槊,表演一個。

“七郎所作《河隴曲》,當為邊塞詩第一。”

整整一個時辰,李隆基聽完李瑄的描述後,對李瑄的邊塞詩交口稱讚。

“不敢當!”

李瑄微微一笑,他心中邊塞詩第一是王昌齡的《出塞》,那才是婦孺皆知的神作。李隆基覺得《河隴曲》寫得好,是因為他認為尾聯是點睛之筆。

但後世許多人都認為,這首詩首聯和頷聯才是精華。

“七郎,吐蕃的中論於前日入朝。有些臣子希望接受吐蕃的求和,以複舅甥之好,免去兵戈。七郎覺得如何?”

終於,李隆基開始問正事。

每一次遇到戰與和的事情上,總是讓他糟心。

因為大部分大臣,都支持重新談判,歸於和平。

大臣們的想法很簡單,大唐得這麼大的便宜,現在求和對大唐無害,還可以彰顯大唐天朝上國的大度。

另外,吐蕃是攜帶金銀珠寶來的,誠意十足。如果拒絕,會讓其他番邦認為大唐得理不饒人。

“不可!聖人可記得我大唐與吐蕃有幾次盟會?河源會盟,赤嶺會盟根本沒有用處。即便是之前高宗時代的盟會,他們依然將吐穀渾慕容家族驅逐,占據青海,奴役吐穀渾、黨項等部。還巧取豪奪我大唐九曲之地。尺帶珠丹雄心勃勃,吐蕃狼子野心,他們的目的是我大唐的河隴,一旦讓他們喘息過來,我軍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如果我軍再次重創一次吐蕃,吐蕃必然要抽調西域的兵力,他們不敢再窺探西域。西川一帶,也會安全!”

李瑄向李隆基勸說道:“那些勸和的大臣,是典型的迂腐思想,目光中沒有一絲戰略。”

他沒想到末結桑東則布這麼快就到達長安,看來在路上沒有絲毫停歇。

但李瑄絲毫不慌,他懂李隆基“謀求邊功”的心思。

想用一些金銀珠寶,讓李隆基停止擴張幾乎不可能。

“七郎和朕所想一樣,吐蕃是想拖延時間。尺帶珠丹這豎子,陰險狡詐,他遣使而來,必是緩兵之計。”

李隆基對自己的妹夫破口大罵,滿朝文武,還是七郎合他心意。

“臣計劃秋季開始對吐蕃用兵。此次用兵,必可收複九曲。等再找到機會,臣會對青海發起進攻。讓石堡城徹底淪為廢城,使河湟之地千裡沃土,可重新煥發生機,使我大唐河隴富庶。”

李瑄向李隆基請求道。

“七郎儘管去做,朕支持你。朔方、河東,現無戰事。如果兵力不夠,朕讓忠嗣派兵支援你!”

李隆基對李瑄的信任無以複加,不僅僅是忠心,還有能力。

李瑄每一舉例,都非常清晰明確。

賀表和露布上,看似李瑄勇猛致勝,但李瑄治軍嚴謹,用兵大膽靈活,謀略層出。

一直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

這麼多次戰鬥,與敵傷亡比,為一比十。

這不是一場兩場,而是所有的戰鬥都如此,不論大戰小戰。

青海之戰,更是以五百死傷的代價,前後共斬俘敵軍一萬五千餘人。

古往今來,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這也無怪朝野上下稱李瑄為“戰神”。

“朔方、河東之兵轉運河隴,耗費頗多。臣麾下兩鎮之兵,足以致勝!”

李瑄表示不需要王忠嗣支援。

他絕對不會與吐蕃搞那種十萬大軍攻壘之戰。

李瑄是攻擊一方,那樣死傷慘重。

他組建多馬的意義就不存在了。

“我相信七郎。”

李隆基微微點頭後,又問李瑄:“七郎覺得該如何堵住那些同意求和者的口嘴。”

李瑄聽這話,心裡無語。你的老辦法不是貶幾個官吏,震懾其他嗎?

但李隆基問他,他沉吟一想,緩緩說道:“吐蕃在開元二十九年,奪走石堡城。九曲之地也是吐蕃詐騙而來,讓他們交出石堡城,還我九曲之地,就同意吐蕃求和。聖人這樣告訴大臣們。”

“對!石堡城和九曲是我大唐的,誰敢反對,就是居心叵測!但吐蕃一定不會同意,這樣開戰就名正言順。其他國家使節也不會說什麼!”

李隆基覺得李瑄建議很好,茅塞頓開。

明日朝會的時候,就以此堵住幽幽之口。

李瑄和李隆基聊到李適之,李瑄表達孝心的時候,李隆基突然臉色一變。

“聖人這是何故?”

李瑄小心地詢問,以為他說錯話了。

“再過幾日,就是我二郎的祭日。朕甚是思念他們!”

李隆基看到英武不凡的李瑄,想到自己曾經的幾個兒子。

很後悔殺死他們!

李瑄聽得汗毛豎起,李隆基口中的二郎一定是前太子李瑛。

好好的,怎麼說這些送命題呢!

不過話又說出來,正是因為信任李瑄,才對李瑄說這些難以啟齒的話。

三子血灑東驛,已經成為滿朝文武的禁忌,誰也不敢提。

仿佛李隆基從來沒有過這三個兒子一樣。

“前太子與諸王,雖鑄成大錯,但聖人是慈父,思念也是人之常情!”

聖人問話,李瑄不得不答,隻能安撫一聲。

李瑄相信這一刻,李隆基是真心思念李瑛、李瑤、李琚。

但並不妨礙當初李隆基殺死他們。

因為活著的人是太子,死了才是他的兒子。

太子,對他的權力有威脅,就必須死,古代太子逼宮,甚至如商臣弑父那樣的例子都有。

李隆基是一個猜忌的人,一旦被懷疑,蛛絲馬跡都能被他在心中堅定認為。

所以李瑄處處小心謹慎。

“我常因此驚醒,該有什麼辦法嗎?”

李隆基問李瑄道。

意思是總是噩夢夢到李瑛等人。

“聖人可效仿漢武帝建築思子宮,向天下證明聖人的寬廣與慈愛。”

這麼大的事情,不做噩夢才奇怪呢。

李瑄覺得李隆基在這方麵與李世民差太遠了。

即便他的老祖宗李承乾被實錘造反,也隻是被貶。

李瑛案,實打實的冤案。

但李瑄不能吐露,那樣是刺激李隆基。

即便李隆基心裡懷疑李瑛案,也不會讓人重新調查。

這份愧疚,會帶入他的噩夢之中。

“七郎所言極是。朕會令人建築思子台!”

李隆基覺得李瑄的建議極好。

經過此事後,他更信任李瑄,覺得李瑄也能和高力士一樣,為他在另一方麵分憂!

“範陽安將軍三日剛至長安,他雖然能力比七郎不及,但有一片赤誠的忠心。明日朝會後,朕會引薦你們認識!”

李隆基話鋒一轉,又向李瑄說道。

“多謝聖人,臣也聽過安將軍的大名。”

李瑄心中一怔,安胖子竟也在長安。

這次巧了。

但李瑄知道安胖子比他還能舔李隆基,是一個為了權勢,甘願扮成小醜,臉都不要的家夥。

李瑄做不到這一點!

若論能力,安祿山肯定有的,就是掌握六種蕃語這一點,在後世都算難得。

安祿山心中清楚得很,隻要李隆基對他放心,他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時候不早!隨朕一起就食後,再回家看望宋國公!”

天色將晚,李隆基留下李瑄就食。

這個時候,楊玉環的姐妹已經回去,隻有楊玉環陪著一起。

李隆基隱晦地提醒李瑄,明日朝會說出思子台之事。

李瑄應答,而後高力士送李瑄出宮!

已是夜晚,長安坊門皆閉。

鼓絕人散,九衢唯月。

但李瑄卻可以通行,坊門為李瑄而開!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