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李林甫這老賊栽贓陷害他。
但三司也有理由懷疑是太子讓那奴仆通關去太原。
楊慎矜遂揪住這一點,讓王忠嗣說太子奴仆到底跟他說了什麼。
但王忠嗣表明自己並不認識那奴仆,矢口否認自己有異心。
他請大理寺卿李道遂稟告聖人,讓監軍求證,可以在軍中儘查。
王忠嗣拒不招供,李亨又有一套說辭,似乎無法證明王忠嗣擁護太子的意圖。
恰逢監軍韓斌向李隆基稟告,軍中士兵儘職,王忠嗣賞罰分明,不任人唯親。
這讓李隆基陷入疑慮之中。
不過,軍中雖然沒有謀反的跡象,但李隆基每每想到太子奴仆出現在太原,就如鯁在喉。
“河東、朔方軍中,似無謀反,然王忠嗣威望太高,一呼就會響應。譬如寶刀在鞘,它不顯露的那一刻,無人知其鋒利!”
李林甫拿著他調查的信息,告知李隆基。
太子府的奴仆,李林甫隻能選擇對太子府心懷怨恨者。
他派人許以重諾,將太子府奴仆引誘到太原,使其住在河東節度使府衙旁邊。
本來此奴仆用的是偽造的“籍牒”。
當奴仆出太原,將其襲殺後,不僅取走其身上的錢財,還取走那偽造的“籍牒”,將太子府奴仆的“籍牒”留下。
看似繁瑣,參與這件事情的,隻有李林甫的一個探子和一個偽造“籍牒”的小吏。
那偽造“籍牒”的小吏,已經被李林甫殺死。
那探子不久前回長安時,李林甫派人過潼關後將其殺死,屍體已經掩埋。
畢竟在太原城中,一定會有人看到奴仆和探子在一起。
再說奴仆的屍體已經腐爛,李林甫相信就算李瑄回到長安,也束手無策。
在李林甫的煽動下,李隆基認定不論如何,也不能再相信王忠嗣。
恰在此時,濟陽彆駕魏林的奏折送達。
李隆基看後勃然大怒。
而安祿山的奏折也如約而至,讓李隆基覺得王忠嗣有這樣的意圖。
他將刑部侍郎、大理寺卿、禦史中丞叫來一頓訓斥,讓他們加大力度審訊,儘快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複。
什麼是滿意的答複?
其意不言自明。
他們再去仔細研究案子,與此同時,李林甫讓依附他的官吏,去構造罪證,向三司“告發”王忠嗣。
王忠嗣從威名赫赫的兩鎮邊帥,變成一個破鑼鼓,是個人都能跳出來錘一下。
雖不能對王忠嗣嚴刑逼供,但各種莫須有的罪名,讓王忠嗣心神幾近崩潰。
他請求見李隆基,但李隆基拒絕見王忠嗣。
有同情王忠嗣的大臣,卻不敢求情。
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卿,都不是李林甫的人,但是在這種形勢下,隻能跟著禦史台去審問王忠嗣。
誰敢為王忠嗣說情,誰必會因此觸怒龍顏。
李林甫其實並不像表現出的那麼淡定。
他知道王忠嗣不會招供!
但李隆基遲遲不下令廢除太子,讓李林甫很鬱悶。
太子一直在東宮,就是不承認奴仆是他派到太原的。
太子府的奴婢、屬吏,皆表示那奴仆隻是一個小雜役,平時看不見太子之麵。
太子怎麼可能將這小雜役派往太原呢?
李隆基在一次朝會後,又以此問李林甫,好在被李林甫搪塞過去。
他甚至感覺到李隆基沒有廢太子的意圖,這讓他十分驚懼。
如果太子不被廢,現在對太子的傷痛,將來會十倍、百倍,加在他或他的後人身上。
他第一次感覺,自己看不透聖人……
……
敦煌,太守府。
李瑄經過玉門關、陽關的視察後,返回敦煌。
顏真卿已經全部審訊完畢。
“啟稟李帥,盛玉亮已經全部招供,這是他的罪狀!”
堂內,顏真卿將幾份罪狀,交給李瑄。
他還沒開始上刑,盛玉亮就全招了,隻求速死。
李瑄接過罪狀,上麵主要描述盛玉亮貪汙受賄,與賊商狼狽為奸。造反的帽子也被扣在頭上,由不得他不同意。
其他的罪狀是敦煌長史、敦煌令等人的,皆有貪墨。
不僅僅是與賊商串聯,還與豪強聯合,欺壓百姓,甚至還有以權謀私,售賣流外官的事情。
流外官雖不在品級之內,但可以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
“李帥,那三個賊商隊不僅僅是他們三支,還有聯盟的同夥,隻是他的同夥不乾劫擄婦女的事情,充當正經商隊。這些商隊準備混在一個商盟中,配合賊商,在沙漠中洗劫那些商盟。可惜李帥您封鎖玉門關,使他們的計劃一直得不到實施。”
顏真卿又向李瑄說:“屬下已經掌握那四支商隊的動向,通知豆盧軍、墨離軍抓捕他們。不知抓到他們後,該定下什麼樣的罪行?”
“與賊商同罪!”
李瑄沒有絲毫猶豫,為這些商隊定罪。
顏真卿點頭,那些賊商死不足惜,將他們的罪行披露後,商人們會感到情形。
因為李瑄揪出“奸細”,讓許多商隊逃過一劫。
“從賊商口中得知,西域也有販賣漢人婦女的賊商,但西域漢人,往往與軍人渾居,很難得手。”
顏真卿又將這件事告訴李瑄。
“我會通知夫蒙將軍留意!”
李瑄知道不容易得手隻是相對的,漢人女奴價格那麼高,隻要擄走一個稍有姿色者,就能大賺。
“參與叛亂的豪強,皆被抄家!金銀珠寶按照您的吩咐,與賊商和貪官那裡得到的金銀珠寶一起,由河西長行轉運至長安。絹、錢,歸軍資。田產歸地方……”
顏真卿將“戰利品”告知李瑄。
“佃農、少地者直接給他們發放土地,不能讓田地荒蕪。其他作為軍屯,雇傭百姓耕種。”
李瑄照常吩咐一聲。
又過七日,長安的詔書到達,李瑄被授予權力。
其他四支賊商,皆已被抓獲。
斬首的時候,全城百姓都出城觀看。
最先斬首的是這些賊商,李隆基要求將他們的首級擺在陽關三日,李瑄得遵從。
腦袋一斬下來,就裝車運走。屍體在城南掩埋。
“噗嗤!”
“噗嗤!”
一個個賊商的腦袋落地,使敦煌百姓一陣振奮。
胡商其實覺得很痛快,因為賊商也會要他們的命。
但是又覺得哪裡不對勁!
當他們進出陽關的時候,才明白他們這些外人一定要老老實實,不能胡來。
否則會被殺雞屠狗一般。
輪到豪強首領和官吏斬首的時候,百姓們更痛快。
了解經過後,他們知道這些漢人官吏,比賊商還要可惡。
在押送出城前,許多官吏已經被雜得鼻青臉腫。
“噗嗤!”“噗嗤!”
在百姓的呼呼聲中,一顆顆好大的腦袋落下。
李瑄的威望,在敦煌百姓心中已到達頂點。
那些被解救的婦女家庭,對李瑄更是敬若神靈。
斬首完畢,其餘官吏家人、豪強家人,連帶著俘虜的奴仆、郡兵,都押送到姑臧城。
敦煌不可能用到這麼多人。
發生在敦煌城東門的斬首事件,沒幾天就傳遍河西走廊,傳到隴右諸郡。
雖然朝廷公布是敦煌豪強謀反!
但敦煌豪強為何謀反,他們最清楚不過。
李瑄就是屠夫,專門屠戮豪強,和漢代的酷吏一樣殘忍。
但在河隴,豪強根本無法與李瑄相抗衡。
因為李瑄不僅控製軍隊,還隨意驅使諸胡部,豪強連組織在一起的機會都沒有。
河隴豪強認定李瑄遲早會宰了他們,於是紛紛向東遷徙。
有的土地,能賤賣給當地富農,大族。但許多土地,都白白舍棄。
新的地方,他們失去土地,注定會沒落,因為當地一定會打壓外來者。
這種豪強遷離河隴,對李瑄來說不是好事。
豪強們不會再心存幻想,當他們退無可退的時候,就會尋戰時機爆發……
(本章完)